地緣政治如何改變全球貿易的格局

發布日期:2024-09-09

由於各國資源分配不一,加上運輸成本等因素,全球貿易往往都和地理距離息息相關,形成一種「區域化」的貿易發展型態。但也有些國家較為例外,如澳洲、巴西或非洲這些以原物料輸出為主的國家;另一個則是中國。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多年來受惠於大量外資,加上本身龐大的勞動力,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向各國出口多項產品,也奠定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地位。

然而,隨著美中關係緊張,華府不斷對華提升關稅,並實施出口禁令等管制措施,試圖讓美國擺脫對中經濟依賴,這也導致中國近年經濟不斷衰退。此外,COVID-19疫情後,各國開始意識到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企業的布局思維也從過去的比較優勢,轉而追求供應鏈韌性。再加上俄烏戰爭所引起的地緣政治緊張,多重的不確定性正在改變全球貿易格局。《新蘇黎世報》(NZZ)分析,由於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加劇,一些國家和企業正朝向「區域化」或「供應鏈多元化」發展,未來全球的貿易格局將受到各國產業政策和地緣政治的影響。

受到疫情、美中競爭和地緣政治的挑戰,亞洲和西方國家都意識到既有貿易網絡的脆弱。這些國家的進口來源中,有很大比例是依賴少數國家;尤其是面對在地緣政治上不友好的國家時,風險尤為突出。例如,美國和歐洲大多都向中國進口筆記型電腦和手機;而中國則從美國進口大量大豆作為食品和飼料。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進行過一項研究,分析了商品貿易的運輸距離以及出口國和進口國在地緣政治上的相似性。結果顯示,只有15%的供應來源商品是在「地緣政治距離較遠」的國家間進行交易。但有39%是高度集中商品貿易,即通常由三個或更少國家出口的商品,則是在地緣政治距離較遠的國家間進行。在這種趨勢下,《新蘇黎世報》分析,未來的全球貿易將會發展出兩種格局:

1. 去風險化

當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時,為降低其對經濟的衝擊,部份企業或國家會開始轉向和政治友好的國家進行採購和貿易。美國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策略,就是這個思維下的產物。據相關統計,美國近年從中國的直接進口量正逐漸減少;但來自墨西哥和其他亞洲國家(如越南)的進口量則不斷增加。而這些變化主要是貿易轉移效應。由於越南和墨西哥主要仍是從中國進口原物料,再到當地進行加工後再銷往美國。因此,這種間接貿易型態。未來是否會在當地催生出新的產業聚落,仍有待觀察。

然而,當各國都採取友岸外包策略時,可能會使全球貿易變得更加區域化。對歐洲和美國而言,這種變化整體上影響較小,但對於像德國、瑞士和日本這些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出口國來說,則影響甚鉅。

2. 供應鏈多元化

相比去風險化,這方式較為彈性。在這思維下,企業或國家不會過度關注地緣政治聯盟,而是專注和不同國家和地區建立供應鏈,分散斷鏈風險。受到美國的經濟圍堵,中國正致力打造供應鏈多元化,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並強化與南方國家的貿易。《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日前共計50多位非洲國家高層赴北京參加三年一度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會中,習近平承諾未來三年將提供非洲國家3,600億元人民幣(約500億美元)的金融支持,包括貸款、援助和擴大中企赴非投資。有專家分析,北京此舉,是希望鞏固自身做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的主導地位,來和對方達成更多的礦物交易和出口機會,以提振中國當前低迷的經濟;同時也藉此另闢藍海,避開如美國等地緣政治競爭對手。據統計,中國對非洲的貿易順差已達約640億美元。雖然美國近年積極參與非洲事務,但對全球南方國家而言,中國更被視為協助其工業化的重要夥伴。

面對如此轉變,《新蘇黎世報》分析,未來全球的貿易型態將會受到兩大因素影響。首先是各國的「產業政策」,如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和歐洲的「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然而,部份人士認為,大規模的補貼,可能迫使缺乏同等條件的企業退出市場(尤其是在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此外,這些補貼也會導致生產區域化現象加劇、生產力下降,以及提高各國的進口集中度,對少數供應商的依賴增加,從而提升供應鏈風險。

其次,就是「地緣政治」,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示,地緣政治危機可能會使他國對一國實施經濟制裁,此時全球供應鏈勢必會進行重整,而這也會為企業帶來衝擊。不過,《新蘇黎世報》認為,由於這兩種因素都伴隨著高昂的經濟成本,因此只要沒有重大的地緣政治衝突,在針對高戰略性的產品上採取逐步脫鉤,會比進行根本性的貿易重組更為可取。

可即便如此,亞洲仍是全球貿易轉移的中心。《彭博社》(Bloomberg)指出,亞洲目前是世界第二大一體化的貿易地區,僅次於歐盟。跨境製造業的快速成長推動了亞洲區域貿易整合,尤其是中國與東協間日益加深的經濟互賴。在2023年,東協佔中國的貿易總額從2010年的10%上升到15%,而中國在東協貿易總額的占比也從2010年的12%上升到2023年的20%。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生效後,更是進一步整合亞太地區15個經濟體的經貿鏈結。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美國和中國在2017年至2023年間的貿易額不斷下降,但東協卻成為了兩大經濟體間的「連結者」。在此期間,東協從中國的進口激增,而東協的出口也越來越多流向美國。以越南為例,該國自中國的進口額增加了500億美元,而對美國的出口則增加了600億美元。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也能看到類似的趨勢。由此可見,東協在全球貿易的地位正日益攀升

雖然未來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仍有待觀察,但部份人士認為,無論如何,亞洲將仍是全球供應鏈的重鎮。因為該地區占全球的貿易、中產階級、製造業附加價值和GDP成長約一半以上。即使歐、美等大國相繼推出產業政策,但短期內依舊難以動搖亞洲在全球貿易的地位。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NZZ,2024年8月28日;Financial Times,2024年9月5日;Bloomberg,2024年9月3日】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