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製藥業的興盛與挑戰
發布日期:2024-10-11
2024-10-09 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經濟組 陳組長郁淇
參考資料:Why India, the pharmacy of the world, needs government support - BusinessToday
據印媒BT Business Today報導,印度享有「世界藥房」的美譽,在COVID-19流行期間為許多國家提供所需的疫苗與藥物,讓全世界擺脫高致死率與重病的威脅。印度提供美國40%學名藥及英國25%所有藥物之需求。全球疫苗約60%產自印度,此使其成為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藥物主要供應商。
印度製藥業在2023年市場規模為500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增至1,300億美元。部分世界級的製藥公司如 Sun Pharmaceuticals、Cipla、Dr. Reddy's、Lupin、Zydus 和 Mankind Pharma等皆來自印度。儘管印度製藥業已初步取得良好成績,但若要維持成長趨勢,克服挑戰並在全球市場中競爭勝出,仍須政府政策協助,媒體分析要點如下:
- 監管挑戰:印度藥品審批流程複雜且分散,涉及多個機構,導致新藥上市時間延誤。例如印度臨床試驗的相關規定過於陳舊,對中小企業創新造成障礙。
- 對來自中國等國API之依賴:印度依賴來自中國等國的活性藥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進口,使製藥產業易受供應鏈中斷影響。儘管政府已推出生產連結獎勵計畫(PLI)來鼓勵本地自行生產API,但仍須進一步支持措施來強化國內製造業。
- 智慧財產權與專利問題:專利「延長保護」(evergreening)問題導致專利壟斷,抑制國內創新。印度的智慧財產權規範須要改革,以利遵守國際標準同時激勵國內製藥業發展。
- 價格控制:雖然全國醫藥價格管理局(National Pharmaceutical Pricing Authority,NPPA)對基本藥品設定價格上限以確保消費者之可負擔性,但此可能削弱製藥公司利潤,進而影響其對研發之投入。
專家建議印度政府可推動簡化藥品審批流程,建立API園區減少進口依賴,另可擴大PLI計畫並為研發提供激勵措施,此有助公司可兼具藥品可負擔性及推動創新。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