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對亞洲經貿的影響
發布日期:2024-11-19
自美中貿易戰起,各國企業陸續將原位於中國的生產據點轉移至東南亞及印度,藉此形成「中國+1」策略,降低營運風險、增加供應鏈韌性。在這波供應鏈移轉浪潮中,也造就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國成為美中角力最大受惠國。然而,這種盛況可能隨著川普勝選而式微。川普在競選期間,曾承諾將對中課徵60%關稅,並對全球課徵10~20%普遍性關稅。川普的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立場,也讓亞洲各國不得不慎思如何應對「川普2.0」的影響。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引述專家分析指出,若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提高關稅,將加速全球兩大經濟體脫鉤,並擾亂區域供應鏈。同時,中國可能會採取進一步反制措施,而這將不利兩國在氣候變遷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合作。在經濟上,川普的全面性關稅政策也將影響亞洲幾個主要對美出口國,如印度和日本。此外,對美中兩國貿易依賴程度較高的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和南韓,也可能會受到嚴重的衝擊。《時代雜誌》(Time)指出,亞洲國家將面臨「重新調整供應鏈」或「選擇性撤出中國」的壓力,以免遭課重稅。這意味著南韓、日本、臺灣、東南亞、澳大利亞等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事實上,川普之所以對全球課稅,主要是希望防止中國利用它國規避美國的關稅措施,尤其是越南。因為有不少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的電子產品就不斷透過越南轉移出口到美國。另外,川普也認為,美國長年的貿易逆差損害,必須要靠全球性商品的普遍關稅,才能縮短這種不公平的貿易差距。部份分析認為,印度可能會首當其衝。因為印度的產品大部份的零組件來自中國。而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則認為,川普未來很可能透過對印度的汽車、紡織、藥品和葡萄酒等商品擴大關稅,以爭取更多談判籌碼,降低美國產品在印度的關稅。然而,《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引述學者分析認為,由於美國對中國徵收更高的關稅,未來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將會下降,這也間接導致對東協出口產品的需求下降。雖然目前很多供應鏈也已移轉至東南亞國家,並帶動區域經濟成長;但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未來很可能會因全球需求疲軟而導致經濟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向來提倡「美國優先」,在貿易政策上也傾向單邊主義,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在2017年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此外,他還承諾未來將廢除拜登建立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 IPEF)。有專家認為,川普相信美國能透過自身實力促進雙邊關係,不需受到多邊協議的束縛。不過,也有專家分析,儘管美國退出多邊體系可能會讓亞洲經濟體面臨風險,但各國政府已從過去和川普交手的經驗,制定好對策。例如,在美國退出TPP後,日本便接手主導,並於2018年底啟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
此外,川普的回歸也可能會對外匯市場造成波動。《日經亞洲》指出,許多投資者擔憂川普的財政政策可能會引發通膨,進一步壓縮聯準會降息的空間。在美國利率明顯高於日本的情況下,日圓可能面臨貶值的壓力;再加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專家預計美元會走強,並對亞洲貨幣造成壓力。
在外交上,有別於拜登的結盟戰略,川普則主張孤立主義,強調亞洲盟友需證明自己的價值,不可指望無償地尋求美國的支持。在談判上,他也傾向「交易」性質。再加上其不按牌理出牌的作風,也讓亞洲盟友重新思考和美國的關係。《日經亞洲》分析,川普的重商主義很可能會破壞拜登過去在印太地區重建的關係。由於川普多次要求日、韓增加對美駐軍的費用,再加上未來的高關稅,這可能會促使日本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此外,在川普第一任期內,越南和美國的防務關係獲得改善,兩國更在去(2023)年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然而,隨著中國不斷透過越南對美國輸出產品,川普也開始正視陸企規避關稅的問題,未來可能會加大監管力道,各界也在持續觀察美越關係的走向。
面對臺灣議題,川普的立場也是難以捉摸。當他2016年當選總統時,曾與前總統蔡英文進行通話,加深了臺美關係。不過,在他本次競選時,卻發表數次負面的言論。川普抱怨美國對臺灣半導體的高度依賴,並宣稱臺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此外,他也表示如果臺灣希望美國提供防衛援助,應向美國支付費用。
總體而言,無論川普的言論是否僅為選舉語言,亞洲各國已嚴正以待川普2.0的衝擊。然而,許多專家認為,美國的關稅措施勢必將再度迫使全球供應鏈重整。面對華府政策的轉變,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企業唯有持續強化自身的韌性,靈活調整海外布局,才能應對未來更多的挑戰。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Nikkei Asia,2024年11月7日;Time,2024年11月8日;The Economic Times,2024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