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對東南亞的機會與挑戰
發布日期:2024-12-02
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各國企業將原先在中國的生產據點,轉移至東南亞各國,使全球在近年形成一股供應鏈重組浪潮。在美中角力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主要經濟體,皆坐收漁翁之利,吸收外企移轉的紅利,不但提升這些國家的經濟成長,也提高和中、美兩國的貿易額。
然而,這種榮景可能會隨著川普上任,而產生不確定性。由於許多東南亞國家對美國存在巨大貿易順差,為了消除這種貿易失衡,川普宣稱將對全球課徵10%到20%的普遍性關稅。不過,《日經亞洲》(Nikkei Asia)則認為,短期內,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和經濟成長或許會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但該地區可從貿易轉移和替代供應鏈中獲益。此外,對於中國企業的反競爭行為,這些國家也可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來應對,保障本土產業發展。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數據指出,柬埔寨是東南亞國家中對美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有近40%的出口都流向美國;其次是越南,佔27.4%;泰國則為17%,這三國因此面臨較高的風險。越南是全球對美國貿易順差第四大的國家。隨著中國、臺灣和南韓的企業利用越南來規避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該國和美國的貿易失衡迅速擴大。如果美國繼續將越南列為「非市場經濟體」,未來可能會課徵更高的關稅。
事實上,川普的關稅政策,主要是希望將製造業的工作機會帶回美國,並將美國的供應鏈與中國脫鉤。但任何對中國經濟的打擊行動,都可能會波及到依賴中國消費、出口需求和旅遊的東南亞國家。另一方面,由於斷絕了美國市場,一些中國出口商很可能會將銷售對象轉向至東南亞,並向該地區大量傾銷商品,進而對東南亞本地產業造成損害。目前已有許多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金屬、紡織品和消費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即便如此,東南亞各國也並非毫無生機。由於川普將對中國祭出更重的制裁手段。因此,在「川普2.0」的衝擊下,勢必讓更多在中國的製造商(不論中企或外企)將工廠遷移至東南亞,產生第二波供應鏈移轉趨勢。而這波移轉的規模將會比第一次更大,涉及的產業也會更廣。《日經亞洲》認為,隨著時間推移,東南亞可利用供應鏈轉移所產生的經濟效應,來減緩美國關稅的負面衝擊。專家分析,隨著中企在亞洲進行更多的貿易與投資下,東南亞將逐漸成為區域貿易和投資的樞紐。這也可以減少東南亞各國對中國的直接依賴。
此外,中企製造業轉移至東南亞,這對一些關鍵產業的發展也是利多。以電動車為例,雖然川普在淨零永續議題上較為保守,也曾揚言欲廢除提振美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但電動車在亞洲的需求卻仍在成長。因此,面對日益高漲的油價,一些希望實現碳中和的小國,很可能會加快採購更多電動車。
另一方面,川普嚴厲的對華政策,也可能將促使東協各國採取更積極的貿易防禦措施。例如,泰國今(2024)年就對中國進口的鋼卷產品徵收反傾銷稅。此外,美國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則,也可能為東南亞各國帶來契機,推動更多高附加價值的零組件生產。並促進組裝在地化,加速東南亞整合至全球供應鏈。為此,《日經亞洲》建議,東南亞各國可減少對美、中的過度依賴,並透過加深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關係,來實現自身的中立性。目前菲律賓已和韓國簽訂雙邊貿易協定,做為應對美國經濟衝擊的緩衝措施。此外,前泰國總理Thaksin Shinawatra也建議,各國政府可進一步支持本國企業在美國及其他多元化製造基地的投資,包括降低企業營運和物流成本、提供貿易風險保險以及消除貿易障礙。
亦有專家認為,東協各國可透過減少非關稅障礙、改良貿易便利化,以及加強區域價值鏈,來促進經濟整合。《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東協擁有龐大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網絡,也擁有獨立於美國的兩個主要多邊貿易框架,分別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兩者都是東協和東亞各國的關稅減讓協議。理論上,這些都能促進亞洲內部的貿易。儘管整體推動的進展較為緩慢,但隨著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增強,RCEP和CPTPP將有望成為亞洲各國振興貿易的重要架構。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的關稅政策,除了是希望解決美國和東南亞各國的貿易逆差外,主要還是欲打擊中國的規避行為。川普意識到,自美中貿易戰後,許多中企透過投資東協國家,將中國生產的半成品運至當地進行簡單組裝後,再輸往美國,以此規避美國的對華關稅。《美國之音》(VOA)指出,美國目前不僅越來越關注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也開始關注各國含有中資背景的進口商品。專家預計,在川普第二任期內,東協國家可能會面臨更多的貿易限制。這是一項棘手的問題,因為即便企業移轉工廠至東南亞,但大多仍是依賴中國的原物料供應,在高度依賴中國的資源下,不但難以擺脫美國的重稅,還可能會排擠到本土生產商的發展。
無可否認,對東協各國而言,短期內要徹底擺脫對華經貿依賴,並非一蹴可幾。然而,各國可將之前在全球供應鏈移轉中獲得的經濟紅利,投入支持國內產業發展,甚至也可和其他東南亞夥伴合作,提升貿易便捷化,降低物流、資金的流動限制,共同打造本土供應鏈。雖然川普力倡將所有製造業遷回美國本土,但實際上的成效仍有待觀察。即便成功,也可能需付出高額代價。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可能會再度引發通膨。倘若關稅未來嚴重影響到美國的經濟發展時,華府的貿易政策是否會轉變,仍值得各界關注。不過,即使降低關稅施壓,美國的抗中意識依舊不會改變。在此情形下,如果東南亞各國屆時能實現自主供應鏈,且成功擺脫對中國的原物料依賴,將有機會成為美國信賴的貿易夥伴。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Nikkei Asia,2024年11月21日;The Economist,2024年11月14日;VOA,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