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國六大產業情勢恐更加嚴峻(上)
發布日期:2025-01-13
2025-01-10 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黃組長青雲
資料來源:
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Energie, Handel & Co.: Welche Branchen 2025 kämpfen müssen
文號:1144010020(上)
德國持續的危機與作為投資據點之劣勢令越來越多的企業陷入困境。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預測,2025年,以下六大產業面臨的困境將更加嚴峻。
一、化學製造業
德國化學業巨頭BASF及Evonik等化學集團紛紛啟動成本削減計畫並進行裁員,陷入困境的OQ Chemicals也正進行企業重組,以擺脫困境。德國化學產業協會(VCI)預期2025年訂單與銷售將停滯不前,產量可能僅增加 0.5%,短期內前景黯淡。化學業為德國第三大產業,目前面臨的高能源成本問題,雖不似汽車、鋼鐵等產業複雜,但仍有賴政策意願以改變現狀。
二、汽車製造業
德國汽車製造業擁有77萬名從業人員,係德國最重要之關鍵產業。然而,由於需求疲軟、電動車市場低迷以及中國對手競爭,汽車產業陷入危機。其中以福斯汽車(Volkswagen)最受影響,不得不大幅減少產能並裁減員工。
此外,福特汽車(Ford)將於2027年底前裁減德國2,900個工作職位,賓士(Mercedes)、BMW也必須撙節開支。汽車業的不景氣亦擴及到供應商,博世(Bosch)、Schaeffler、ZF及Continental相繼宣布裁員。Michelin將關閉德國兩家輪胎廠。Eissmann與WKW、AE等知名汽車集團亦已於2024年宣告破產。
隨著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臺並可能施加新關稅,恐將使德國汽車業的海外市場業務更加不易。企業諮詢公司Berylls警告,2025年中小型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恐難避免連鎖效應之風險。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