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新川普時代 台灣經濟的挑戰與對策

發布日期:2025-01-20

農曆新年將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上任,台灣和全世界卻是「川普復始,萬事恐懼」。全球經濟正面臨新一輪的挑戰與調整,在川普政策下,關稅壁壘的加強、能源政策的逆轉以及對盟友更高的要求,使台灣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經濟體,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戰略。川普的商人思維與新孤立主義政策,將在全球供應鏈、貿易秩序與地緣政治中掀起巨浪,而台灣的經濟彈性與應變能力將成為關鍵。

川普上任後,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首當其衝。他提高進口關稅,強調美國製造優先,並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60%的關稅,這將使台灣作為科技供應鏈關鍵一環的地位更加敏感。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受到美中科技競賽的推動,需求持續增加;另一方面,美國可能要求台積電加速設廠至美國,以分散風險。這種局面不僅對台灣科技產業的供應鏈管理構成挑戰,也讓人擔心是否很多「台XX」會變成「美XX」,形成另一種淘空台灣。

 

面對這些挑戰,台灣須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供應鏈韌性建設。擴大多元市場布局,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尤其加強與印度、東南亞及歐洲市場的經濟合作,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與日韓等擁有相似產業結構的國家深化科技與製造合作,共同應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是重要步驟。投資本地研發與自製能力,以減少對進口關鍵技術的依賴,尤其是在AI、半導體與新能源領域,也將是關鍵一步。

 

美國的高關稅政策對台灣的出口產業帶來了多層次的影響,例如機械產業,美國已超越中國成為我國最大出口市場,但川普的高關稅政策可能進一步提升出口成本,減低台灣機械產品的競爭力。此外,美國強調「美國製造優先」的政策將進一步縮小台灣在美國市場的機會。為此台灣應聚焦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透過技術創新和差異化競爭策略,增強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吸引力。同時優化出口產品組合,向不受高關稅影響的高科技與服務業轉型,並加速與其他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降低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衝擊。

 

在能源政策方面,川普重新強調化石燃料的使用並降低對電動車及新能源的補貼,這種保守的能源政策為綠能產業讓出了更多市場空間,也為台灣的綠能企業創造了機遇。台灣擁有發展再生能源的良好條件,應把握這一歷史契機,搶占綠能市場。推進國內能源轉型,提升風電、太陽能和電動車的普及率,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是能源政策調整的重要方向。同時加大對新興能源技術的投資,例如氫能與儲能系統,確保台灣在全球能源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

 

在兩岸關係方面,川普政策的壓力下,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更加錯綜複雜。一方面,美中台之間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另一方面,兩岸經濟交流仍有其必要性,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不斷重組的背景下。台灣應採取務實的策略維持兩岸穩定,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建立更多直接交流管道,降低政治因素對經濟合作的干擾。針對地緣政治變數,建立更加穩健的應變機制,並在維持兩岸經貿往來的同時,加強其他國際市場的布局,避免過度依賴。

 

川普2.0政策的重現,使台灣面臨內外部的多重挑戰,但危機亦是轉機,透過積極的策略調整,台灣有機會在全球經濟變局中脫穎而出。在供應鏈韌性、產業升級、能源轉型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台灣必須展現更大的靈活性與創造力,才能在新川普時代下確保經濟穩健發展,不會變成川普強人的犧牲品。


出處: 聯合新聞網

相關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8501146?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_v2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