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關稅政策對全球經貿之影響

發布日期:2025-02-03

過去,川普曾提及,在他上任首日,將對各國祭出高關稅,以此讓全球製造業赴美生產,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在他就任後,雖於2月1日對墨西哥、加拿大與中國分別祭出關稅;但在全面性關稅實施前,川普已要求各聯邦機關在4月1日前,完成審查各國對美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並尋求改善之道。同時,川普也成立「對外稅務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主掌對外課稅業務,並規劃將這些關稅收入,用來施行「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川普於2月1日起,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的關稅,將引發三邊貿易大戰,並對北美貿易結構造成重大變化(目前最新消息緩徵30天)。畢竟加、墨兩國合計占美國去(2024)年30%的進口總值,也占去年全球出口商品總值的三分之一。雖然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重申,川普之所以對這兩國提出關稅,是為了向兩國政府施壓,並阻止非法移民和非法毒品進入美國;但如今美國已確定揮動關稅大刀,也已確定墨、加兩國皆已對共和黨執政州所輸出之商品課徵報復性關稅。可預期的是,美國今年國內物價指數必然攀升,無論國內消費者與企業必然皆遭受波及。

《路透社》(Reuters)引述墨西哥總統Claudia Sheinbaum說法表示,《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將到2026年才會重新談判,不會提前。墨西哥方面也會全力阻止川普修改《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The U.S.-Mexico-Canada free trade agreement, USMCA)的條款。她也在CNN的訪問中強調尊重美墨關係,並試圖讓局勢降溫。

此外,川普也於2月1日同時發佈對中國商品徵收10%的懲罰性關稅,原因是中國長期對美輸出芬太尼,造成美國嚴重的毒品氾濫。儘管,《路透社》(Reuters)曾指出,川普會暫時延遲對華課稅,以增加未來和中國的談判籌碼。但實際上,川普雖已規劃100天內訪問北京,希望中方停止對美輸出芬太尼,同時也探討和中國合作的空間。但他對中課稅的速度並沒有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也預計對其他貿易夥伴課徵高達20%的關稅,還承諾將以「關稅」做為和他國談判的工具,以增加美國的談判優勢。舉例而言,他曾對丹麥施壓,要求該國將格陵蘭的控制權交給美國,否則將徵收高關稅;同樣地,他也利用關稅施壓,迫使中國出售TikTok給美企。

川普在就職演說中提到,他將藉由關稅,來保護美國的勞工及家庭,並期望透過此舉來增加國庫收入,以及保護美國本土產業。但多數主流經濟學家擔心,川普的關稅措施很可能會重新點燃美國的通膨危機,並引發全面的貿易戰。儘管川普保證是讓外國支付關稅,而非美國當地消費者。然而,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Th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認為,由於美國各類商品的供應鏈在北美邊境間來回穿梭,從原物料到成品多次轉換,川普的激進關稅政只是讓美國進口商支付高額關稅後,再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造成美國物價飆升。川普這道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的行政命令,可能導致美國經濟縮水數千億美元,並因違反《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條款而使三國貿易協議失效。

此外,高關稅也可能會為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帶來巨大壓力。因為他們的生產網絡已深根於加、墨兩國。簡言之,由於美、墨、加三國供應鏈已成熟,美國的單邊關稅勢必會對三方經濟造成衝擊,更遑論未來墨、加也可能對美國採取關稅報復。如此的負面循環效應,更不利於美國甚至全球的經濟發展。

然而,也並非只有負面評論。據《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指出,摩根大通執行長Jamie Dimon在新總統上任後曾表示,可以積極看待川普即將對美國貿易夥伴徵收的關稅。他認為:「國家安全勝過略高一些的通貨膨脹。」也提到可以「接受它並克服它」;另外,Jamie Dimon並不是唯一一位對關稅抱持正面態度的華爾街執行長。高盛執行長David Solomo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使某些貿易協定得到重新的平衡。且如果處理得當,這樣的重新平衡,在美國的經濟成長上能發揮具建設性的作用,所以必須密切關注川普今年逐步展開的新政策。

儘管依然有許多人擔心川普上任後所提出的這些關稅命令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與美國國內通膨,但美國最大資產銀行的負責人也表示,關稅也能是一種經濟武器,取決於如何使用它。如果使用得當,這些關稅反而可以保護美國的利益,並讓貿易夥伴回到談判桌前,為國家爭取更好的交易。

 

【由張華雄、劉又銓綜合報導, The Economist,2025年1月20日;Reuters,2025年1月22日、23日;,The New York Times ,2025年1月22日;CNN,2025年1月21日;CNBC,2025年1月22日;The Guardian,2025年2月2日】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