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提前實現部署1.5 GWP的太陽能,為2020年太陽能裝置容量的3倍以上
發布日期:2025-03-04
2025-03-03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吳組長文忠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3月1日報導,星國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於2月28日在國會中表示,新加坡積極開發永續與潔淨能源,並提前實現目標,在去(2024)年底完成部署1.5 GWP的太陽能,為2020年太陽能裝置容量的3倍以上,預計可如期在2030年部署至少2 GWP的太陽能。新加坡原定目標是在本年完成部署1.5 GWP的太陽能。
二、 張資政指出,新加坡的願景為至2040年所有車輛皆使用潔淨能源。如今,約一半的政府組屋(HDB)停車場已設有電動車充電點,新註冊車輛有三分之一為電動車;「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TA)則計劃在未來5年添購2,000多輛電動巴士,盼至2030年落實車隊有半數巴士電動化。
三、 新加坡從去年起調高碳稅,每公噸溫室氣體排放從5星幣(3.7美元)調高至25星幣(18.5美元),2026年至2027年漲至45星幣(33美元),到2030年將增至50至80星幣(37至59美元)。新加坡碳稅的徵收對象主要是每年排放至少2萬5,000公噸溫室氣體的設施,包括發電廠及大型製造商。張資政表示,調高碳稅雖將影響消費者至企業的整個經濟體系,但稅收的款項將重新投入支持企業及家庭更環保的改進措施中。
四、 張資政指出,新加坡現有的電力進口項目皆進展順利。星國計劃到2035年進口6,000 MW的低碳電力,並已有條件批准從印尼、越南及柬埔寨進口總共5,600 MW的低碳電力。張資政表示,氣候變遷使世界各地發生乾旱、火災、洪水以及農作物減產等情況,過去10年更是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10年,在綠色轉型方面落後的國家與企業最終必將被迫採取行動。新加坡致力於協助東協的電網發展,促進區域多邊與多向電力的交易機會,以提升區域能源的韌性。
五、 此外,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與不丹能源及自然資源大臣格木·策林(Gem Tshering)於本年2月28日在星國根據「巴黎協定」第6條共同簽署「碳信用合作執行協定」,所批准的減碳排項目將促進永續發展,並彰顯兩國對全球氣候行動的承諾。(註:「巴黎協定」第6條為主管碳交易市場的一套機制,第6.2條文允許各國在雙邊或多邊協定下進行碳交易,以實現各國自定貢獻計畫。)
六、 根據前揭協定,星、不兩國將共同推動高品質的碳信用項目,引導資金用於減碳排工作,以助加速達成氣候目標,並為雙方帶來創造就業機會、更容易獲取潔淨水源、提升能源安全,以及減少環境汙染等方面的益處。新加坡早前亦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及迦納簽署同類協定。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