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等關稅下周生效 專家列出其中四大挑戰

發布日期:2025-03-24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美國總統川普矢言將於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MarketWatch引述經濟學家和貿易律師看法,羅列川普關稅計畫面臨的四大障礙:

 

1. 美國和其他國家在對等貿易上並無「龐大差距」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數據,美國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為2.2%,其實有多國低於此水準,包括日本、瑞士、台灣、秘魯和新加坡。貿易加權平均更能真實反映一國市場的保護程度,因此川普所稱美國與他國存在「巨大落差」並不正確。

美國也對乳製品、鞋類等產品設有高關稅(譬如鞋類高達40%),只因其他商品免稅比例高,才讓整體平均關稅顯得較低。此外,美國還透過許多非關稅障礙和補貼限制進口,包括反傾銷措施、國內產業補貼及「買美國貨」政策,這使得美方實際貿易保護程度被低估。

 

2. 川普掌握較多籌碼?

川普政府高估美國對加墨以外其他貿易夥伴的影響力。以中國大陸為例,若完全失去美國市場,估計不到三年內即可靠出口成長彌補損失;全球有多達70國家(如澳洲)能在一年內完成此調整。

美國在全球進口市場比率從2000年的19.6%降至2023年的13.5%,顯示貿易主導力逐漸下降。

喬治城大學教授希爾曼(Jennifer Hillman)指出,近十年全球貿易趨向區域化,許多國家已不再過度依賴美國市場。以中國大陸為例,2023年出口至美國的比重降至15%,相較2000年的21%明顯下滑。

 

3. 關稅要多高才能刺激業者回流?

川普政府一直強調波關稅的主要目的是促進美國汽車、金屬製品等製造業回流,進而提升製造業就業。然而,外界認為25%的關稅不足以改變企業供應鏈,有人認為,要讓企業真正遷回美國,可能需課徵高達100%至200%的關稅,並搭配大量補貼。

關稅效果依產品而異,25%稅率可能有助汽車業回流,如卡車和休旅車,但對於紡織、成衣等低附加價值產業「毫無可能」。

 

4. 川普團隊操之過急

川普政府推動對等關稅的速度太快,因為對廣泛商品加以研究並制定對應關稅可能需要數年。

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指出,川普政府重點針對約10至15個主要貿易壁壘國家,這些國家占美國貿易逆差的大部分。他承諾4月2日將公布一份清晰易懂的對等關稅計畫。白宮發言人德賽則強調,包括台積電(2330)、本田、蘋果和輝達(NVIDIA)在內公司已對川普涵蓋關稅、放寬監管及能源政策等領域的「美國優先」政策,做出數兆美元的投資承諾。


出處: 經濟日報

相關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8628096?from=edn_newestlist_rank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