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3月31日公布「2025年各國貿易評估報告」
發布日期:2025-04-02
美國再度對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表達關切,同時點名台灣對符合美國規定的汽車設有技術性貿易障礙。
今年的報告總共評估59個貿易夥伴的貿易協議與各項貿易障礙,台灣的篇幅有六頁,主要關注農產品、美國牛肉與豬肉、對智財權保護、金融業雲端服務外包規定和中央健保署政策透明度的憂慮。
USTR關切台灣的稻米價格上限機制,擔心台灣可能設定低於美國出口商投標價格的價格上限,使美國業者投標失敗。報告也認為,台灣對基因改造和非基因改造原料分開徵收關稅,沒有任何科學或科技依據。
報告指出,台灣對美國豬肉與汽車實施技術性貿易障礙,指出台灣對美國豬肉的標示要求,錯誤地暗示美國豬肉產品有食安問題,美國企業也擔心,台灣當局已針對處理美國豬肉的台灣機構進行檢查,可能降低採購美國豬肉的意願。
在汽車部分,報告指出,台灣已允許不符合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1958年協議標準、但符合美國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FMVSS)的有限車輛進口,限量數字卻調降;部分美國車商希望定期引進新款美製車型來促進消費者對自家品牌的興趣,但在台灣遭總量管控。
美國針對台灣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SPS)障礙的部分,分為農業生技、牛肉與牛肉產品、動物副產品、β-促進劑的最大殘留容許量等。報告指出,台灣禁止在學校餐點使用生技食品原料及含有生技食品原料的加工食品,美國持續對這項禁令的科學基礎表示擔憂。
在牛肉部分,報告指稱台灣還沒處理美國牛肉產品的其他長期障礙,例如聲稱以狂牛病憂慮為由,繼續禁止進口牛絞肉等特定美國牛肉產品,台灣也對特定美國內臟產品施行繁瑣且「沒有科學基礎」的輸入口岸檢疫程序。
美方也關切台灣的萊克多巴胺殘留檢測方法,關切台灣的檢測方法,與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之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所認定、適合監管使用的萊克多巴胺分析方法不一致。
資料參考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647664
詳請參考附件,為「2025年各國貿易評估報告-TAIWAN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