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經各界就美國川普總統對日加徵24%對等關稅感到相當遺憾及不滿
發布日期:2025-04-07
2025-04-04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組 林組長明秋
據本(2025)年4月3-4日日本經濟新聞等報導,美國川普總統於4月3日宣布對日加徵24%對等
關稅後,引起日本政經界普遍感到錯愕及擔憂引發經濟等諸多方面的負面影響,綜整相關反應情形及因應措施如下:
政府部門:
石破茂首相:4月3日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表示,對日本被課徵24%對等關稅,感到極為遺憾及不解,擔心對日美關係、全球經濟及多邊貿易體系造成嚴重影響。今後將繼續強烈要求美國重新考慮該政策的合理性,如有必要渠會毫不猶豫地親自向川普總統進行交涉。同時,也將要求相關部門充分評估對國內產業的影響程度與範圍,並提供萬全的支援與協助。
武藤容治經濟產業大臣:經濟產業省於同日成立「美國關稅對策本部」,渠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對美國續發動對等關稅政策,感到相當遺憾,表達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的擔憂,日方將要求美國收回成命。同時強調汽車產業係日本經濟重要支柱,會竭盡全力提供必要支援,以保障產業發展及就業問題。短期支援措施方面,將放寬中小企業從政府相關金融機構獲得融資的申請條件等。另,渠否定日本政府實施報復關稅措施的可能性,僅強調將在所有選項中,冷靜判斷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林芳正官房長官:在4月3日記者會上表示,嚴重擔憂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可能違反符合WTO協議及日美貿易協定。關於採取報復性關稅在內的對抗措施,僅表示「無法透露具體的研議狀況」。
岩屋毅外務大臣:4月3日赴比利時參加日美韓外長會議期間,向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要求重新調整實施對等關稅及發動汽車關稅。
江藤拓農林水產大臣:渠表示目前最低限度准入(最低進口量)的稻米並未課徵關稅。除此之外的稻米,每公斤課徵341日圓,實在無法理解美國主張的700%稅率如何算出來。
產業界:日本產業界對美國加徵日本24%對等關稅,普遍感到困惑與憤怒。
岩井Cosmo證券:對日本而言是相當嚴厲的稅率,股市已經做出反應,出現恐慌性拋售。
三井住友DS資產管理公司:企業銷售額可能會低迷不振,進而導致業績惡化、薪資下降、消費低迷及景氣衰退的惡性循環。其中,以汽車產業的衝擊最為嚴重,550萬從業人員的薪資及就業都會受到影響。另,倘其他國家也採取報復性關稅,美國可能採取進一步提高關稅措施,屆時全球會出現貿易停滯、股市崩潰及景氣惡化等情形,最終導致全面性全球經濟衰退局面。
本田汽車:由於汽車由高達數萬個零件組裝,爰無法在短期內確實掌握關稅造成的影響。
三菱商事:除影響美、日關係外,全球經濟已發展埋下不確定因素。
山葉發動機:如果公司主力產品成為課徵對象,預計造成數百億日圓虧損,有必要透過漲價或削減成本等措施來減輕損失。
卡西歐計算機:對業績及在美國銷售影響感到擔憂,刻正重新評估向北美銷售鐘錶、計算機等產品的生產據點。
DENSO:將致力於收集詳細資訊,並研議因應措施。
索尼集團:正在評估影響範圍與程度。
日本研究機構普遍認為將對日本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相關預測如下:
三菱UFJ調查諮詢公司:預估對經濟景氣的負面影響在本年7~9月開始顯現。
大和總研:2025年日本經濟衰退0.6%,加上汽車關稅的影響,合計下滑0.7%,2029年衰退幅度恐進一步擴大。
野村總合研究所:對等關稅成為經濟率退的導火線,預估日本GDP衰退0.71%。
儘管日本首相石破茂擺出不惜直接與美方協商交涉的強硬姿態,但目前日本政府內部並未提出任何能夠堪與美方交涉的具體方案。另,自民黨內亦出現批評日本政府毫無作為的不協調聲音,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於4月3日在黨部表示,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應在美國宣布前訪美舉行協商會議,以展現認真解決態度,同時認為應比照川普總統主張的美國優先理念,將產業優先留在日本國內,以避免產業趨向空洞化危機。
本組將持續密切關注日本各界反應情形,隨時陳報。
資料來源:“トランプ関税”対策本部が経産省で開催 さらなる対応策の検討もhttps://newsdig.tbs.co.jp/articles/-/1832792?display=1 石破首相、トランプ氏への直訴は「ちゅうちょしない」 相互関税巡り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50403/k00/00m/020/129000c 武藤経産相、米相互関税への報復関税「正直言って難しい」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4c3e0ea0b1979eac5236f0e9976058b80e6bc61c 米のコメ関税700%発言に農相「理解不能」 関税巡り石破首相「残念」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50403/k00/00m/010/193000c 日本産業界、米関税に困惑と怒り 「もうめちゃくちゃだ」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b03013df3415644f4189f0f9b61d0a25a9681ea2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