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 AI 法案對捷克之影響
發布日期:2025-04-07
2025-04-01 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組 劉組長若斐
據捷克媒體《Expats》2025 年 4 月 1 日報導,歐盟新批准的 人工智慧(AI)法案 本(1)日正式生效,旨在加強隱私保護,並為企業提供法律確定性。
該法案禁止高風險 AI 應用,如:即時人臉辨識(除特定高風險情境)、自動化履歷篩選、基於個人特性評估犯罪風險。此外,該法案限制即時遠端生物辨識技術在公共區域執法的應用,以防侵犯隱私。違規企業可能面臨最高 3500 萬歐元罰款,或全球營收 7% 的重罰。
捷克專家與企業領袖認為,該法案在隱私保護與技術發展之間尋求平衡,但可能抑制創新,並使投資轉向其他市場。他們的主要憂慮包括:捷克 AI 協會代表支持隱私保護與防止社會評分,但擔心過度限制會影響研究與技術發展;捷克 AI 專家表示,歐洲 AI 發展已落後美國與中國,該法案恐進一步削弱競爭力;國會議員:擔憂技術應用可能出現「滑坡效應」(Slippery Slope),如人臉辨識技術從機場擴展到夜店、餐廳等場所;企業界:若西方科技巨頭因監管成本過高而退出歐洲市場,可能導致中國 AI 企業填補空缺,進一步影響歐洲資訊安全。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