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局勢緊張,新加坡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下調為0%至2%,且面臨技術性衰退風險
發布日期:2025-04-17
資料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一、 根據「新加坡貿工部」(MTI)本(2025)年4月14日發布的「第1季經濟預估報告」指出,近期美國關稅事態發展迅速惡化,儘管除中國以外的國家享有90天的暫緩期,但中美或已陷入報復性循環,推高全球貿易成本。星國政府因此將本年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從1%至3%調降為0%至2%。
二、 前揭報告數據顯示,新加坡本年第1季經濟年比成長3.8%,但較去年第4季的5%增速低。就產業來看,星國製造業第1季預估年比成長5%,較上季的7.4%漲幅低;建築業年比成長4.6%,較上季的4.4%增速略微加快;服務業成長3.4%,較前4季放緩。
三、 貿工部指出,美國進口成本上升進而打擊消費,中國出口前景轉弱,該兩大經濟體成長放緩已成定局。東南亞國家亦受累於全球需求下降與市場信心減弱,投資及消費意願皆受壓抑。「世界貿易組織」(WTO)因此將本年全球貨品貿易成長預測,從成長3%下調至萎縮1%。
四、 另,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同日發布的「第2季貨幣政策聲明」指出,為因應外部展望轉弱,新加坡的產出缺口或將轉為負值,該局因此再度放寬星國的貨幣政策,使星幣放慢升值步伐。
五、 星國本年首兩個月許多產品與服務的價格跌幅大於預期,原因包括消費者在餐飲服務及零售產品的消費疲軟,以及成本壓力減緩。未來由於薪資成長放緩與勞動生產力提高,星國單位勞動成本的成長亦將減慢。倘消費支出減少以及政府補貼增加,有助抑制未來幾季的物價上揚。
六、 此外,被美國徵收進口關稅的經濟體成本將增加,進而拖累整體需求,受到關稅打擊的國家,將面臨需求疲軟及必須降低產品價格的壓力。接下來因全球需求放緩,能源大宗產品價格下降,進口通膨將溫和。MAS預測,星國核心通膨率將遠低於2%,偏下行風險。
七、 MAS表示,全球與區域貿易放緩,加上關稅政策的不確定,將持續拖累星國外向型產業,導致星國本年第1季的經濟成長動能低於預期。MAS預計,倘全球貿易更大幅度或更持久地放緩,將對新加坡貿易相關產業及整體經濟帶來重大影響。此外,因市場開始重新評估風險,將加劇主要貿易夥伴在生產、貿易與投資方面的下行壓力,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將在本年走軟。
八、 經濟分析師指出,新加坡經濟自2023年第1季以來首度出現季比萎縮,倘本年第2季經濟季比再度萎縮,星國或將陷入技術性衰退。此外,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倘落實製藥業及半導體產品的關稅,新加坡所受影響將大於其他東協國家。
九、 惟美國暫緩對大多數國家徵收高額關稅,以及目前全球貿易與資金流動轉向,稍微減緩新加坡所面臨的外部衝擊;加上新加坡的貨幣政策、利率回落、建築活動發展,以及財政政策的支持,亦將為星國的經濟成長提供支撐。經濟分析師認為,星國擁有充足的財政資源,倘經濟狀況持續疲弱,星國政府或將在下半年再次推出新一輪的財政援助。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