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長:MIT認定 逐步加嚴
發布日期:2025-04-24
美方高度關注洗產地議題,經濟部長郭智輝昨(23)日表示,現行台灣針對產品在台附加價值超過35%,就認定是台灣製造(MIT),未來會考慮逐步加嚴;對於台灣、美國對於原產地認定標準不同,經濟部建議廠商出口前事先向美國海關申請預審。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日邀請郭智輝專題報告並備詢,多位立委關切洗產地議題。民進黨立委鍾佳濱指出,美國認為製造原料有35%來自中國大陸,就認定為中國大陸產品;台灣則是產品附加價值超過35%,就認定是MIT,他以整車為例,要求經濟部應提出防堵作為。
郭智輝表示,經濟部積極推動非紅供應鏈,未來汽車也會比照電子資通商品,排除大陸供應鏈,但需要一點時間,「現在35%規定,搞不好會再繼續往前走」。
郭智輝表示,台美對於原產地認定標準不一。他舉例,曾有大陸廠商在墨西哥組裝馬達,該馬達又是特定用途,因內含大陸零組件,美國海關認定是大陸製造。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關注,若原物料來自大陸、在台灣加工製造,也滿足35%附加價值,是否會與美國規範產生衝突,台灣MIT定義應與美國更一致。郭智輝回應,將協助業者和美國客戶溝通,經濟部今日也將召開說明會,請美國律師向廠商說明。
此外台美談判持續,外界關注汽車貨物稅是否調降,經濟部昨日表示,如能適度調降貨物稅,可使國產車及進口車立即降價,減輕消費者負擔外,也使產業受益。車輛公會也表示,調降貨物稅可適用於進口和國產車,降稅價差可合理反應至售價,讓民眾立即有感。
除汽車外,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昨日表示,美方也關切酒稅議題,重點在於台灣對蒸餾酒與國內料理米酒課稅差異;財政部立場是將進口數量及稅率,提供經貿辦作為談判參考。
出處: 聯合新聞網
相關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694856?from=udn-catelist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