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AI應用鴻溝的新時代
發布日期:2025-04-29
文/呂正華■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
「產業AI化」為財經部會近年來積極推動的事項,政策面朝向百工百業導入生成式AI;不過,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最新發布的《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指出,仍有高達7成的企業未能進入AI實作、規模化階段。
產業端將AI技術應用於各類型企業的日常營運活動,以助公司內部流程或產品服務優化轉型,並提升效率,是「產業AI化」的落實,調查結果顯示,要從「有用AI」進展到「AI有用」,導入應用與價值創造似乎面臨了瓶頸。個人認為,主要的挑戰包括缺乏應用模式、資源與預算的限制,以及人才短缺等。
要推動產業進入大規模應用的引爆點,其實仍是在於蹲好馬步,加上一些些的時間培養,很多部份是急不得的。以彰濱工業區的「緞帶王」為例,這一家位在彰濱工業區生產緞帶的傳統紡織廠商,累積緞帶生產的深厚學問和技能。公司創辦人是台灣傳統提著一卡皮箱走遍全世界的中小企業,把簡單的緞帶行銷到全世界,把聖誕節禮品的緞帶做到能迎合歐美當季的時尚元素。
緞帶王過往要找能掌握流行的專業美工人才設計緞帶,現在透過AI可以完成60%到70%的設計,再由專家完成其餘的20%到30%。
緞帶王創辦人的女兒回到公司接班事業,帶入新的數位工具,兩個世代融合新舊與緞帶AI協作,有效完成跨越AI應用鴻溝的新經營境界。
台灣許多產業對於生成式AI應用,目前仍處於初期摸索階段,大規模普及與產生顯著影響的「引爆點」(Tipping Point)尚未發生。以ChatGPT近期能生成吉卜力漫畫風格,臉書上形成一股風潮,這些貼文除了有趣,並不一定可以用來賺錢。AI的發展,應該要和企業的核心業務有深度整合,找尋到能應用AI的場景、為產業解決問題,中小企業與AI應用的距離才會愈來愈近。
因此,清晰的AI落地指引或是標竿學習,才能讓過去總以為「AI是知易行難」,能進一步轉化為「知行合一」。其中,資訊團隊要能夠在專業知識的場域中,進行同步開發,才能一起找到最佳解決方案,這是企業能從「知道」一步步邁向「做到」的關鍵,產業AI化也才能開始朝向引爆點前進,進而共同開發出符合產業需求的AI代理(AI Agent)與AI 解決方案。
在詭譎多變的新時代,廠商要跨越AI應用鴻溝的方式相當複雜。當廠商掌握自己的基本特色、了解自己,從限制中發掘潛藏機會,將能找出可以帶來價值的切入點,方能提升價值(Enrich);隨機應變、創造意外驚喜,使用新的生成式AI打開機會之門,才能製造喜悅(Delight)。兩者協作並主動引導看法,重新定位產業中的自己,這時候再需要導引定見(Guide);最後則是有效努力(Effort),要聰明地全力以赴,運用數位工具的價值方能真正被賞識,也才能在AI創新中找到可以賺錢的商業模式。
出處: 工商時報
相關連結: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429700125-439901?utm=copy_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