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占全球四成 中美和解有空間
發布日期:2025-05-13
美中於日內瓦的貿易談判獲得進展,145%、125%的關稅高牆終於拆除,這道牆如果不拆除,不只美、中無法進行貿易,舉世也同受其累,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於下半年席捲全球恐將難以避免。
多數人都知道美、中是經濟大國,但究竟大到什麼地步?未必了解,根據世貿組織(WTO)今年4月發布的數字,美、中分居世界前兩大進口國,全球有四分之一的產品銷往這兩個國家,當兩國關稅壁壘高築,貿易無法進行,在供應鏈傳導下,每個國家都要受池魚之殃,經濟如何不衰退?
當關稅瘋狂調高,生產成本上揚,物價豈能不大漲?類似1970~1980年代石油危機的高通膨必將歷史重演,而這個世界又是衰退加劇,又是通膨升溫,這就是石油危機年代曾發生過的停滯性通膨,如此看來,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再三示警停滯性通膨的風險,是有道理的。
最重要的是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規模太大了,因此會帶來可怕的聯動效果,以國際貨幣基金(IMF)4月發布的數字來看,2024年美國GDP占全球比重達到26.4%,同年中國GDP的占比也達17%,兩者並計高達43.4%。換言之,除了前述商品貿易兩國占世界四分之一,如果把服務貿易、消費、投資及政府支出全數算進來,美、中囊括了全球四成的經濟活動,當這四成的經濟活動也在關稅戰爭中停滯,其影響就不是四分之一而已,而是全球的四成,如此世界經濟想不陷入停滯性通膨也難。
川普在提出對等關稅時只想著稅率調高,可以為美國帶來多少稅收,海外企業有多少會把生產線移至美國,可以因此創造多少就業機會,然而,經濟活動並非如此簡單的「算術邏輯」,而是「聯立方程式」求解的過程,譬如說,提高關稅稅率,川普以為人家會乖乖繳稅,事實不然,人家也可以移轉市場,不賣給美國了,如此一來,美國得到的不是更多稅收,而是市場缺貨,民怨日甚一日,築了這麼高的關稅牆,川普解決不了自家的經濟問題,反倒把全球推向蕭條的邊緣。
如今各國經濟已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美國與中國尤其如此,兩國GDP占全球四成說明一件事,兩國和則舉世同為贏家,兩國戰則全球都是輸家。
出處: 工商時報
相關連結: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513700045-43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