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齊聲呼籲備援電廠應明訂期限改用綠氫

發布日期:2025-07-14

2025-07-11 駐德國代表處經濟組 黃組長青雲

資料來源: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Wasserstoff: Wie Back-up-Kraftwerke den Wasserstoff-Hochlauf voranbringen sollen
文號:1144070026

德國能源企業與氫能電解設備製造商近日聯合多個氣候保護組織,聯名致函聯邦經濟部長Katharina Reiche(CDU),呼籲在即將推動的「備援電廠策略」(Kraftwerksstrategie)中,明確規定新建電廠須於特定期限內由天然氣改用綠氫作為燃料,以切實推動氫能產業發展。該策略旨在新建總裝置容量達12.5 GW之備援天然氣電廠,於再生能源供應不足時提供可調度電力,以維持電網穩定。然而,倘未明確規範脫離天然氣時程,恐導致碳排放依賴延續,亦將錯失推動綠氫市場擴展的關鍵契機。

聯名團體指出,唯有透過具體且具法律約束力之轉型路徑,例如明定自第8年起強制以綠氫運行,方能為企業提供穩定且可預期的市場需求,進而帶動對綠氫生產與基礎設施的投資意願。目前德國氫能產業正面臨需求不足的挑戰,鋼鐵巨擘Arcelor-Mittal日前宣布終止其於德國的氫基製鋼計畫,更使業界失去一位關鍵潛在用戶,進一步動搖市場信心。

然而,聯邦經濟部對於是否明文強制新建電廠改用綠氫一事,至今尚未作出明確承諾,僅重申所有電廠終將需達成去碳化目標,並主張應採「技術中立」方式實現,包括使用碳捕捉與封存(CCS)等替代技術。產業界普遍認為,此一立場雖具靈活性,卻欠缺明確政策訊號與長期規劃力道,呼籲政府應儘速釐清方向,為德國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領導地位注入新動能。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相關連結: 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803578&areaID=&infotype=1&country=5b635ZyL&history=&PointWork=1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