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關稅將重創緬甸成衣製造商
發布日期:2025-07-21
2025-07-18 駐緬甸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陳組長伯彰
伊洛瓦底電子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7月7日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包括緬甸在內的14個國家實施新一輪高額關稅措施。其中緬甸與寮國被課以最高的40%關稅,對緬甸仰賴外銷的成衣產業構成重大衝擊。
緬甸成衣業雇用近80萬名勞工,是外銷導向型產業的重點項目。仰光一位工廠負責人表示,雖然成衣業將受影響,但鞋類與包包製造所受衝擊將更為嚴重,因先前這些產品享有免稅優惠,一旦改課40%關稅,預估出口訂單將大幅萎縮。
目前美國為緬甸成衣業(CMP)第四大出口市場。緬甸成衣製造商協會(MGMA)警告,新關稅將對出口造成打擊,加劇經濟壓力。某業者指出,來自美國與日本的訂單原本呈成長趨勢,美國市場訂單甚至已超越疫情前水準;然而若高關稅實施,勢必導致訂單流失。他補充,目前美方平均關稅為20%,此次提高將對競爭力產生實質影響。
除美國關稅外,緬甸CMP產業也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2021年政局變動後的國際制裁、電力不穩、燃料短缺,以及外匯管制強化,規定出口收益須以低於市場匯率的固定價格兌換。緬甸工商總會(UMFCCI)高層表示,最受衝擊者將是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出口商。
根據資料,緬美2023-24財政年度雙邊貿易總額為7.019億美元,2024-25年度則降至5.883億美元,年減1.136億美元。儘管整體貿易規模不大,但對個別出口商而言影響深遠。
SAC主席敏昂萊於5月接受俄羅斯RT電視台訪問時也對此表達不滿,指出緬甸仍為發展中國家,貿易總額歷年僅約8至9億美元,對緬課徵高額關稅並不合理。SAC發言人Zaw Min Tun亦表示,政府將以「建設性方式」回應美方來函,爭取對雙方都有利的結果。
緬美自1947年建立外交關係,2013年簽署《貿易與投資框架協定》(TIFA)。但自軍方於2021年掌權後,美緬關係惡化,美國與歐盟對緬甸木材、珠寶等高價產業陸續祭出制裁。除成衣外,緬甸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尚包括電子零組件、水產、皮革、家具與部分食品。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