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巴底大區經濟發展局局長Guido Guidesi表示將協助廠商分散市場至中亞 、中東及南美洲等地以因應美國關稅衝擊
發布日期:2025-08-06
2025-08-05 駐米蘭辦事處經濟組 楊組長曉菁
倫巴底大區經濟發展局局長Guido Guidesi對美國課徵15%關稅一事於接受媒體Il Giornale採訪時表示:
(一)美歐達成協議使企業不再面臨未來規劃的不確定性,但對出口美國將受到衝擊;並認為歐盟執委會並不了解歐洲市場已完全被中國產品入侵的現況,歐洲需要與美國建立良性競爭和互補的關係,採取行動以避免中國產品全面入侵。
(二)歐盟現必須從美國購買能源(天然氣),同時遭受中國產品的入侵,不僅出口將受到打擊,還限制了歐洲大陸的生產力。此外,歐盟制定的規則使公司的生產成本太高而失去競爭力,正在摧毀歐洲傳統產業如汽車業,最終風險是歐洲的去工業化。
(三)歐洲鋼材輸美仍需繳納 50% 的關稅,倫巴第大區的鋼鐵公司已通過大力投資實現了能源轉型;然而能源成本飆升使公司生產成本上升;歐盟的規定反而使中國的鋼鐵產品在歐洲比倫巴底的鋼鐵產品更容易取得;歐盟必須制定核能產業計劃,重新檢視能源政策。
(四)汽車行業由於歐盟的排碳政策,歐洲有數以百萬計的工人處於失業風險之中。與此同時,中國正在成為排名第一的汽車銷售國;此皆因歐盟堅持透過電動汽車實現環境永續; 堅持電動車政策對電池製造地的中國反而有助其出口。
(五)倫巴底大區在過去兩年協助了化工和汽車產業聯盟,現在將嘗試讓該區的公司也關注其他市場:如中亞的烏茲別克、巴西或中東阿拉伯國家等。但最重要的是,該區將持續要求歐盟改變製造業的政策路線,不排除帶領產業走上街頭表達訴求。
同時,義大利官方國際化推廣機構Promos Italia總經理Giovanni Rossi也表示,最近的調查顯示70%的受訪企業擔心美國關稅的影響 ,並認為歐盟過度的官僚主義使歐洲大陸失去競爭力。 來自海外供應鏈的壓力、及歐元兌美元匯率不利等因素 ,皆為企業帶來挑戰。解決方式是帶領產業拓寬新市場: 東協、 印度、 南方共同市場、中東、北非及日本為加強義大利出口的目標市場。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