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指出,川普宣布徵收100%半導體關稅,但倘業者在美投資設廠則可豁免,覆蓋範圍小於市場預期
發布日期:2025-08-11
2025-08-08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吳組長文忠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8月8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蘋果首席執行長庫克於8月6日共同在白宮發布蘋果最新的1,000億美元(約1,282億星幣)投資計畫。川普總統藉此時機向媒體宣稱,將對晶片及半導體徵收約100%的進口關稅,惟已在美國生產或計畫在美投資設廠的業者可豁免。新的半導體關稅率雖高,但覆蓋範圍小於市場預期。
二、 上述蘋果宣布的投資將包括與生產夥伴康寧及德州儀器等合作的全新製造計畫,將更多生產線遷回美國。倘加上本年2月份宣布的5,000億美元投資計畫,蘋果未來四年總共將在美國增資6,000億美元。庫克執行長表示,蘋果手機許多零件將在美國製造,但手機組裝仍在海外進行。
三、 川普總統上述最新表態並非正式頒布行政命令,亦沒有具體細節及時間表,僅提及最快將在下週正式宣布針對所有含半導體與晶片產品的關稅計畫。倘如川普所言,近期已陸續承諾在美國投資設廠的主要業者,例如:輝達、台積電、美光、三星、英特爾、德州儀器及格芯等皆可豁免關稅。
四、 臺灣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暨台積電董事劉鏡清於8月7日表示,台積電在美國設有工廠,將不受新關稅影響;韓國貿易部長呂翰九於同日指出,三星與SK海力士將不受晶片關稅影響。根據美、韓雙方協議,韓國將享有最惠國晶片關稅,即美國已同意向歐盟晶片徵收的15%稅率。長期以來,尖端晶片業者如輝達及超微並無自己的生產線,而是外包給台積電與三星等大廠,生產大部分則集中在東亞地區。
五、 新加坡學者指出,川普徵收高關稅同時給予業者豁免,其實是承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難以在短期內重新調整及遷往美國,且不論是前總統拜登提供補貼,或是川普祭出關稅,真正的問題在於美國自身有沒有足夠人才。此外,美國如今的政策環境快速變動,或許會促使企業做出投資承諾,但接下來幾年是否會完全兌現則值得觀察。學者認為,半導體關稅的落實尚有眾多細節須釐清,倘企業想在亞洲投資設立晶片廠,需等一切塵埃落定才做決策,因此短期內恐將拖累各國的經濟成長。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