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通脹頑固難降引發憂慮 ,央行警告未來降息空間存在不確定性
發布日期:2025-08-11
2025-08-08 駐英國代表處經濟組 吳組長若蘭
參考資料: ‘Ugly optics’: fears mount over stubborn UK inflation
日期:114年8月8日
文號:駐英經(113)經字第332/P200號(商情文號:第332號)
商情本文:
依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英國央行(BoE)最新利率決策顯示,其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內部出現明顯分歧,反映部分決策者日益擔憂英國的通膨問題比其他先進經濟體更嚴重且持久。
過去一年,由九名委員組成的貨幣政策委員會持續降息,理由是總體通貨膨脹正在下降,薪資壓力有所緩解,且央行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前所未有的衝擊後,有望恢復價格穩定。貨幣政策委員會於8月7日,基於9月通貨膨脹可能達到4%峰值及通貨膨脹率在未來兩年內將保持在2%目標水準以上的預測,以5比4些微票數優勢通過將基準利率下調0.25%至4%的議案。
依據央行分析,英國通膨較其他地區更頑固,一部分原因是財政政策影響。例如食品價格通膨比歐元區高出 1.5 個百分點,雖然全球商品價格波動類似,但英國的工資增長更快,尤其是零售業,且受國民保險(NICs)與最低工資上調影響。部分成本尚未轉嫁給消費者,加上新包裝規定生效,可能進一步推高物價。
此外,服務業價格通膨仍高企,反映就業成本上升壓力,且就業增速偏弱。政府在公共交通費用、車輛稅等「管理價格」上的上調,也增加了通膨壓力。再加上英國人口增長放緩與經濟不活躍人口增加,造成供給面瓶頸,限制經濟在不過熱情況下的增長速度。
勞動市場數據不足,使央行難以判斷真實情況,但高於模型預測的工資增長與結構性供給問題,成為央行、財政責任辦公室及政府的共同挑戰。部分決策者擔憂,長期高通膨可能改變民眾行為,例如要求更高薪資、接受更高物價,進一步固化通膨。食品與能源價格的再度上升,增加此風險。
目前英國在已開發經濟體中為一個明顯的例外。美國6月通貨膨脹率升至2.7%,儘管受到川普總統關稅戰的影響日益擴大,但仍遠低於英國的水準。歐元區通貨膨脹率已回到歐洲央行2%的目標水準,政策制定者擔心貨幣走強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率低於2%目標。
英國央行行長Andrew Bailey在利率決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進一步降息的空間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在經濟增長放緩與通膨遲遲不降之間取得平衡。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