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份漁業補貼協定生效,澳洲、斐濟、紐西蘭盼於未來進一步完成全面性漁業補貼規範
發布日期:2025-10-08
2025-10-08 駐澳大利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郭組長妙英
資料來源:澳洲貿易部長聲明;澳洲、紐西蘭和斐濟三方貿易部長聲明
WTO漁業補貼協定於2022年6月在WTO第12屆部長會議(MC12)採認通過,本(2025)年9月15日獲三分之二會員完成國內審議程序並交存於WTO後生效。澳洲貿易部長Don Farrell與太平洋島國事務部長Pat Conroy本年9月18日表示,歡迎WTO首份促進永續漁業發展之「漁業補貼協定」生效,本協定係由澳洲與WTO太平洋島國成員國共同倡議,為首份具明確「環境」目標之多邊貿易協定,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第14.6條。
F貿長指出,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估計,全球逾三分之一魚類資源遭過度捕撈,每年各國政府提供約162億澳元之漁業補貼,其中65%可能助長「過度」捕撈和「非法」捕撈。在澳洲與太平洋島國共同合作下,WTO漁業補貼協定於MC12採認通過。本協定禁止補貼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IUU)漁業,及禁止補貼過漁魚群(OFS)漁業等,相關議題均為太平洋島國優先關切事項。WTO會員同意在協定生效後四年內繼續談判完成「全面性」漁業補貼規範,進一步限制導致漁撈能力過強和過度捕撈(OCOF)之補貼。
漁業補貼協定生效亦將啟動「WTO漁業融資機制」(WTO Fisheries Funding Mechanism),此係會員國同意建立之新融資機制。接受自願捐助,旨在向發展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提供技術援助與能力建構,俾利該等國家實施漁業補貼協定。澳洲是WTO漁業融資機制創始捐助國之一。
澳洲、紐西蘭和斐濟於9月21日在紐西蘭舉行三方會談,由F貿長、紐西蘭貿易部長Todd McClay、斐濟副總理暨貿易部長Manoa Kamikamica共同召開,會後並發表部長聯合聲明。三方表示將致力維護以WTO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之多邊貿易體制,重申會員國加速批准漁業補貼協定之重要性,並強調應儘速完成有關限制漁撈能力過剩和過度捕撈(OCOF)之條文談判,達成「全面性」漁業補貼協定。
三方另簡要討論由理念相近國家組成之應對漁撈能力過強和過度捕撈聯盟(Coalition against Overcapacity and Overfishing),本提案係延續WTO第13屆部長會議(MC13)成果,期加強約束有害之漁業補貼行為。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