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轉向東南亞,東協成外資新焦點,馬來西亞有望成區域投資樞紐
發布日期:2025-10-15
2025-10-13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章組長遠智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南洋商報Nanyang Siang Pau (【東盟華商菁英峰會】10年逆勢高漲近90% 東盟成外資新磁場)
https://www.enanyang.my/news/20251007/Finance/1022743
據報載,全球外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FDI)正出現重大轉向,全球外資總量在過去10年間呈下滑趨勢,東協卻呈逆勢上漲態勢,展現出該區域在全球資本與供應鏈重組中的強勁吸引力與發展潛能。
馬來西亞財政部(MOF)副部長林慧英指出,2024年投入東協的外資總額達2,250億美元(約9,486億馬幣),較2023年增長10%,充分反映出東協經濟體在地緣政治不確定與通貨膨脹壓力下,仍保持強勁韌性與投資吸引力。該項增長不僅體現出國際資本市場對東協前景的信心,亦顯示該區域在全球投資版圖中的戰略地位持續上升。
東協如今不僅為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更為國際投資者競相佈局的新戰略要地。若將東協視為單一經濟體,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突破4.13兆美元(約17.4兆馬幣),位居全球第5,顯示東協正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新加坡大華銀行(UOB)集團外國直接投資主管許洲德指出,從2015年至2024年間,全球外資總額減少25%,但投入東協的外資卻增長近90%,反映出全球供應鏈正加速湧向至東南亞國家,該現象不僅僅限於生產線的轉移,更凸顯著東協消費市場的崛起。
自英國脫歐(Brexit)以及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轉向以來,全球化進程出現調整,促使企業加速重新佈局供應鏈。其中,馬六甲海峽再次成為戰略海運走廊,從而帶動檳城、馬六甲以及新加坡等港口在區域供應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在地緣政治重塑以及產業鏈轉移的趨勢下,東協正逐步取代歐美,成為新一輪國際資本競逐的核心舞台。馬來西亞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穩定的政策與開放的投資環境,將持續發揮區域經濟樞紐與增長引擎的關鍵作用。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