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勞動生產力面臨挑戰

發布日期:2025-10-17

2025-10-16 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經濟組 路組長豐璟

資料來源:114年10月14日雅加達郵報等媒體報導。

據印尼勞動部最新公布數據,印尼年均生產力成長僅2.6%,低於越南與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顯示印尼仍面臨結構性挑戰。因此,印尼政府近期推出一系列措施,盼提升效率及競爭力。

其中,印尼國家發展規劃部(Bappenas)看法如下:

(一)   該部於本年10月7日發布《2025–2029年國家生產力總體規劃》,要點包括政策調和、產業介入與勞動力發展,以支持印尼在2045年成為全球前5大經濟體。

(二)   國家發展規劃部長Rachmat Pambudy表示,提升生產力的關鍵在於建立有利的環境、促進高經濟成長與穩定低通膨,而影響生產力高低的原因包含制度、社會結構與不具競爭力的誘因,而非個人能力不足。渠另指出,印尼人到海外工作時往往更勤奮與自律,可見印尼勞工其實很有生產力,只是誘因太低。

(三) R部長亦強調科技在提升生產力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例如印度農民使用無人機後,可以比手工高出兩三倍的速度耕作土地,此外,無人機應用亦帶動部分勞動力轉向機器人製造,提高效率與收入。

(四)   R部長認為,提升生產力有助印尼擺脫中等收入陷阱。

印尼勞動部立場則為:

(一)   勞動部長Yassierli坦言挑戰嚴峻,表示儘管印尼經濟表現穩定,但生產力成長仍疲弱,印尼在每小時勞動生產力上落後於東協平均,僅略高於泰國、稍低於馬來西亞,而印度則遙遙領先。

(二)   低生產力使產業抗風險能力減弱,導致多個產業部門出現裁員。而印尼政府目前最重要課題是如何將現有資源轉化為高效且高品質的生產。為解決問題,Y部長表示勞動部將重啟全國生產力中心,並在職業訓練機構建立「人才與創新中心」,同時推動企業層級的認證計畫。渠指出,本年印尼勞動部已培訓200名生產力專家並認證500人,明年該部將擴大推動。

(三)   提高生產力也是將印尼「人口紅利」轉化為真正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為目前70%以上人口屬於勞動年齡層。Y部長表示,該計畫也將借鏡亞洲生產力組織(APO)會員國如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與日本等國之經驗,除自上而下的政策外,印尼方亦需「中層策略」(meso approach),瞭解如何介入、如何管理、如何協助產業與企業發展。

CELIOS主任Bhima Yudhistira亦提出評析意見,認為印尼在行政協調與政策落實方面仍有改善空間,投資效益及基礎建設連結度亦待改善,尤其如能提高工業區交通基礎建設完善程度,將能降低物流成本。B主任續稱,穩定地方財政與加強區域發展對整體生產力成長至關重要,此外,推動職業教育改革與鼓勵技術導入,亦是提升勞動生產力的關鍵方向。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相關連結: 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807299&areaID=&infotype=1&country=&history=&PointWork=1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