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危機威脅歐洲汽車產業,義大利呼籲制定晶片法2.0

發布日期:2025-11-03

2025-11-01 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梅組長碧琦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晶片危機再次衝擊歐洲汽車產業。中國政府禁止安世半導體(Nexperia)中國廠晶片出口歐洲,造成晶片短缺並可能迫使汽車裝配線停工。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宣布,由於晶片危機,汽車生產正面臨迫在眉睫的風險,庫存正在迅速耗盡。在已經極為脆弱的階段,汽車產業供應鏈恐因基本晶片供應不足而陷入不可逆轉的危機。不僅影響歐洲,更可能是全球性問題。

此一情況加劇汽車產業的困難,即便政府補貼在一定程度上支撐銷售,但若晶片短缺問題持續,汽車銷售下降可能會更加明顯。

ACEA聲明指出,晶片供應已出現中斷。企業反映裝配線停工可能在幾天內發生。必須立即找到外交解決方案。汽車產業無法承受幾個月的停擺。歐盟執委會已與荷蘭及中國政府展開對話,以期化解這場可能造成數十億歐元陷入危險的危機。歐盟貿易委員Maroš Šefčovič正與雙方積極斡旋,盼於短時間內獲得解決方案。

企業與義大利製造部長Adolfo Urso表示,完全支持ACEA的呼籲。另歐洲需要《晶片法案 2.0》(Chips Act 2),以確保歐洲的戰略自主,並維護生產供應鏈。透過半導體聯盟,相關國家正朝這個方向努力。

目前產業界正動用儲備庫存,並期待情勢出現轉機。大眾汽車集團一度考慮暫停Golf汽車生產,後與法國零配件巨頭 Valeo達成協議,以其產品替代 Nexperia晶片。

歐洲正面對極為艱險的挑戰,對亞洲主要供應商,尤其對中國的高度依賴。中國在稀土及新一代汽車所需的原材料方面擁有明顯優勢,中國政府近期決定對與稀土相關的技術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將使歐洲從國防到電子產業等多個領域造成衝擊。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將制定一項計畫,以終結對中國的依賴。歐洲應該為未來確保替代性的供應來源。目前討論方案包括與烏克蘭、澳洲、加拿大、智利和哈薩克等具備稀土及礦產資源國建立新的戰略聯盟。

歐洲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避免戰略性原材料及微電子零件短缺,並阻礙產業綠色轉型的進程。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相關連結: 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807884&areaID=&infotype=1&country=&history=&PointWork=1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