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對臺灣產業之影響

發布日期:2025-11-03

美國川普總統在今(2025)年4月宣布對臺課徵32%的對等關稅,一度引起臺灣產業震盪。雖然在7月底時公告將稅率調降至20%,但由於臺灣的對等關稅計算方式,是在現行關稅(MFN + 反傾銷、平衡稅等附加稅)的基礎上,疊加上去。因此,相比其他主要出口競爭對手國如日本、韓國等,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條件略較弱勢。因為日、韓的對等關稅不但比臺灣低,且日本的對等關稅無需疊加計算。

美國的關稅政策已對臺灣傳統產業造成巨大衝擊。《日經亞洲》(Nikkei Asia)訪問了多家臺灣的傳產企業,許多廠商表示,除了半導體產業外,超過七成的傳產都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而自行車業更是首當其衝的產業之一。由於傳產的毛利向來較低,如今再加上超過20%的關稅,很可能會減少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此外,也有公司指出,真正的風險是關稅的不確定性。考量川普的貿易政策朝令夕改,未來是否會取消對臺課稅,難以判定,這也導致B2B採購市場放緩,許多客戶紛紛轉為觀望態度。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分析,今年9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4個月緊縮,指數雖有微幅回升至48.3%,但整體製造業仍持續萎縮。

為減緩美國關稅對臺灣產業的衝擊,行政院也迅速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編列新臺幣930億經費,提供企業外銷貸款、多元發展貸款,並以補助的形式,支持企業研發轉型和爭取海外訂單,分散市場單一化風險。

《日經亞洲》指出,多位受訪的企業認為,美國關稅雖為臺灣產業帶來迫切的危機,但同時也創造新的轉機。面對高關稅的壓力,使業界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轉型,並提升競爭力。而政府也積極協助廠商拓展更多海外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士擔憂,川普的貿易政策可能會加劇臺灣對美國的疑慮。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分析,儘管美國貿易政策的目標可能是利用關稅來縮小雙邊貿易逆差,但臺灣對美出口大部份都是資通訊產品和電子零組件,這些產品都不在對等關稅的課徵範圍內,而是正接受232條款調查。此外,儘管台積電已斥資數十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廠,但隨著全球對晶片的需求不斷增長,加上美國自身的晶片產能有限,未來仍需依賴臺灣進口。有報告指出,在2032年前,美國在全球半導體製造總產能中的比例,僅從10%提升到14%。

為了爭取美方降低關稅,臺灣也積極和美國談判,並承諾將購買更多美國能源、農產品、軍武和工業品,以減少雙邊貿易逆差。不僅如此,台積電也承諾,將加碼在美國的投資總額至1,650億美元。然而,外交關係協會認為,這些深化臺美貿易承諾的背後,可能隱藏著臺灣對美國的擔憂。過去不少臺灣民眾都相信,臺灣能憑藉在全球晶片的供應地位,保護自身安全,形成一道「矽盾」。但是,如果全球對臺灣半導體的依賴降低,這道屏障就可能會消失。更令人擔憂的是,若美國成功將晶片生產遷回本土,就有可能會減少對臺灣的關注,從而降低保護臺灣的意願。因此,當美國呼籲將臺灣的半導體製造轉移回美國,以及對臺加徵關稅時,都會影響臺灣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外交關係協會認為,一旦臺灣對美國失去信任,將會損害美國在亞洲盟友心中的信譽,從而對美國造成沉重的代價。

事實上,不久之前,美國就曾要求將臺灣50%的晶片產能移至美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採訪中,要求臺灣將晶片生產平均分配到美國的工廠,也就是臺美晶片產能「五五分」,此舉引發臺灣民眾的擔憂。盧特尼克表示,如果臺灣掌握95%晶片,美國將因無法取得足夠的晶片來保護臺灣。不過,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已拒絕這項要求。

專家分析,臺灣在晶片製造領域的成功,部份歸功於半導體產業高度集中。由於產業鏈完整,使供應鏈生態系統得以高效運作,而這正是半導體製造的必要條件。

過去數週,各界都高度關注川普和習近平在韓國的洽談結果,但也有部份人士擔憂,美國對臺的支持是否會在會面中出現動搖。然而,「川習會」並未談及臺灣議題,反而是聚焦在美中經貿衝突的解方上。《路透社》(Reuters)指出,川普和習近平日前在韓國見面時已達成協議。未來美國將對中國的芬太尼關稅從20%降至10%。換言之,美國對中國商品的整體關稅將從57%降至47%。作為交換,中國也表示將恢復採購美國的黃豆,並暫緩10月初公告的稀土出口限制,為期一年。同時,雙方也宣布將暫緩徵收船舶關稅和相關費用,為期一年。

美中貿易戰看似雙方休兵,但有專家表示,如果中國無法履行先前和美國達成的採購承諾,貿易戰很可能會再復燃。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Nikkei Asia,2025年10月23日;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2025年10月29日;Reuters,2025年10月30日;CNN,2025年10月2日】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