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確顯示請點選這裡
本期精選
🔥各國法規及產業資訊 歐盟執委會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三項執行規章提案,啟動公眾意見諮詢 |
📝外媒編譯 從貿易戰到新秩序 |
🎯貿易救濟 美國商務部(DOC)公告對我紙購物袋、床墊、抗腐蝕鋼品、鋼釘、乘用車及輕卡車輪胎及PET薄膜展開反傾銷稅行政複查 |
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部長兼貿工部主管貿易關係部長傅海燕於2025年8月26日在第8屆「非洲-新加坡商業論壇」上宣布,新加坡分別與奈及利亞及象牙海岸兩個西非國家簽署的「雙邊投資協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於當日正式生效。 該等協定是強化新加坡及非洲國家夥伴關係的重要基礎,將為星國企業開拓非洲市場提供新的商機及更強有力的投資保障,可促進雙邊更大的投資流動。 【詳全文】
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波蘭、斯洛維尼亞、北馬其頓,以及匈牙利等國近日共同簽署「資本市場發展合作備忘錄」(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該備忘錄重點在於強化區域內的制度性合作,推動資本市場更深更有效率的發展,藉此降低跨境資金流動的障礙,並協助企業更便利地取得融資。 【詳全文】
美國商務部(DOC)2025年8月26日公告對我國、澳洲、巴西、加拿大、墨西哥、荷蘭、南非、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越南等10國抗腐蝕鋼品反傾銷調查最終認定,及對巴西、加拿大、墨西哥、越南平衡稅調查最終認定,重點略以: 【詳全文】
美國商務部(DOC)2025年8月26日公告對我國單體和寡聚物平衡稅調查初步認定,重點略以: 【詳全文】
巴西前於2025年7月28日公告對旨揭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巴國工商發展暨貿易部國際貿易署(SECEX)於2025年8月26日通知我方接獲印度商重新研議之請求。 【詳全文】
印度商工部貿易救濟局(DGTR)於2025年8月27日公告訂於2025年9月10日印度時間下午3時(臺北時間下午5時30分)舉行旨案公聽會,以實體與視訊併行。 【詳全文】
印度商工部貿易救濟局(DGTR)於2025年8月18日公布旨案最終認定,我商傾銷差額為10%-20%、對印度國內產業造成之損害差額為0%-10%,並建議對涉案產品課徵反傾銷稅,為期5年,建議稅率如次: 【詳全文】
1990年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雖促進區域內投資與供應鏈整合,但也導致製造業就業機會流失,加深工會與藍領階層的不滿。這股反全球化的聲音在 2008年金融危機後更加擴大,失業、收入停滯與貧富差距惡化,使得自由貿易在美國國內失去廣泛支持。川普政府執政後,這股情緒被推向高峰。他以「美國優先」為口號,對中國、歐盟及加拿大等貿易夥伴加徵高額關稅, 認為只有透過施壓才能糾正長期以來的不公平競爭。這種強硬作法一方面回應了中西部與藍領選民的不滿,另一方面卻打破了自二戰以來美國推動多邊秩序的傳統。 【詳全文】
德國GDP第2季萎縮0.3%,超過原先初估的0.1%,主因是工業生產表現差,且建築、機械和汽車領域投資驟降。由於德國最大出口市場美國將對歐盟多數商品徵收15%關稅,恐使德國經濟雪上加霜。 【詳全文】
克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預估達3.3%,高於第1季的2.9%。推升動能主要來自觀光熱潮,6月外國旅客抵達與過夜住宿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1.4%與14%;零售實質成長7.5%,出口上半年則增長6.3%。 【詳全文】
2025年前7個月我國在越南投資13億4,193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27%,居該年度外資第6。 【詳全文】
依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及貿工部發布的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指出,星國7月「核心通膨率」降低至0.5%,略低於6月的0.6,為4年來最低水平。 【詳全文】
受惠於奈國總體經濟穩定及非油產業出口增加,2025年第2季經濟成長介於3.2%至3.9%,尤以金融、電信及產業發展將續改善經濟發展。 【詳全文】
歐盟執委會公眾諮詢網頁公告,將針對CBAM之產品碳含量計算方法、調整CBAM憑證以反映歐盟碳排系統(ETS)之免費配額及在第三國支付之碳價抵減等三項執行規章(implementing act)提案,啟動公眾意見諮詢。 【詳全文】
歐盟與美國於2025年7月27日達成關稅協議,美國對歐盟汽車及零組件的關稅由目前27.5%調降至15%,惟此項關稅優惠並非立即生效。根據雙方8月21日發布之聯合聲明,這項新的 關稅稅率需待歐盟通過相關法規草案,解除美國商品現有貿易障礙後才會實施,且關稅調降將自歐盟推出相對應措施的當月1日起生效,具備追溯效力。 【詳全文】
美國新增407項產品類別,從推土機到家具,納入鋼、鋁等50%關稅適用範圍,引發加國業者憂慮,關稅將衝擊加美一體化經濟,影響出口至美國的鋼製品,如餐具、天然氣鋼瓶、冷氣機及農業設備等。 【詳全文】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NRCan)與德國聯邦經濟事務與能源部(BMWE)簽署關鍵礦物合作聯合意向聲明。該聲重點包括: 【詳全文】
第九屆非洲開發會議(TICAD 9)以「與非洲攜手共創新挑戰解決方案」主題,於2025年8月20日至22日在日本橫濱舉行完畢,係由日本政府主導,並與聯合國、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世界銀行及非洲聯盟委員會(AUC)共同舉辦的國際會議。 【詳全文】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印度總理於2025年8月29日在東京舉行高峰袖會談,會中宣布以半導體為核心的「經濟安全保障合作倡議」,推動半導體和礦物資源等領域的合作, 以深化兩國在經濟安全保障領域的關係。旨述倡議為期十年,日本政府將鼓勵在半導體設備、材料方面具備優勢的日本企業,進入印度市場以建構供應鏈。 【詳全文】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與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MTI)於新加坡舉行「第二次韓-新加坡數位經濟對話(Digital Economy Dialogue)」會議,共同討論兩國企業間交流網絡及數位商務合作計畫。 【詳全文】
韓國政府公布「新政府經濟成長對策」,設定「AI 三大強國」、「潛在成長率3%」及「全球前五大國力」三大願景, 以及「技術主導型成長」、「全面成長」、「公平成長」及「強化永續成長基礎」等四大政策方向,擬大力創新經濟,實現「真正成長」。主要重點摘陳如次: 【詳全文】
美國大使拜會泰國財政部長Pichai Chunhavajira,就泰美關係進行會談。泰方會後指出,對等關稅談判是泰方的首要任務, 泰國已準備好與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合作,以防止違規轉運問題,且泰國已與美國貿易代表展開討論,並提出具體方案,以適切回應美國的貿易關切。 【詳全文】
泰國投資委員會(BOI)攜手產學界舉辦論壇,討論戰略方針,推動泰國成為區域電子製造領導基地,特別聚焦半導體與高階印刷電路板(PCB)。 【詳全文】
為強化印尼產業鏈韌性及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印尼投資部針對28項商品(涵蓋石油天然氣、礦產及農林水產品等產業)發布下游化投資政策路徑圖,目標在2023年至2040年間吸引6,180億美元資金投入下游化產業。 【詳全文】
越南政府阮志勇(Nguyen Chi Dung)副總理於2025年8月21日出席「越南人工智慧學院」計畫啟動儀式,計畫以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培訓課程為基礎,係越南政府、學術界及企業等產官學合作之典範,體現越南發展高科技人力資源之多元方法。 【詳全文】
至2035年希臘將需要超過200萬名勞工,其中約64.6萬個職位屬於高度專業性質,多數與科技相關,例如數據科學、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倫理、使用者體驗(UX)設計、自動化技術與軟體工程等領域。 【詳全文】
此筆資金來自羅國政府第300/2024號法案所設立的國家援助計劃,旨在透過大型投資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詳全文】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指出,受益於上游產品(Vorprodukte)、製造設備及儀器等需求,德國為台灣2024年光電零組件最大進口來源。 2024年德國相關產品進口額超過7.18億美元,超越美國位居第1,其中光學元件(HS Code 9002.90)進口額較2023年增加三倍,達2.67億美元。 【詳全文】
德國工業正陷入結構性危機,就業與營收同步下滑,截至2025年6月底,工業就業人數降至542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11.4萬, 自2019年以來累計流失24.5萬職位。其中,汽車產業受創最深,一年內裁員5.15萬人;機械與金屬製造業亦分別減少1.7萬與1.2萬人,僅化工與製藥相對穩定。 【詳全文】
預估至2029年將有超過300萬名勞動人口因退休等原因離開職場,而面臨職位替補;其中1,608,300人為私部門職缺,768,200人為公部門,665,500人是自營業者。 【詳全文】
整體而言,2025年義大利汽車市場呈現出矛盾的發展趨勢:油電混合車漸受青睞,但純電動車仍難以全面推廣。消費者的偏好雖然正逐步轉變, 惟要真正邁向全電動化交通,仍須更多時間與投資。雖然義大利汽車市場的電動化轉型持續推進中,但相較其他歐洲國家進展緩慢,顯示仍需更多的政策補貼與基礎設施建設協助推動。 【詳全文】
依據目前經濟改革圓桌會議論壇之共識,澳洲政府宣布將取消額外500項關稅,以減少企業法規遵循成本、簡化貿易程序並提高生產力。 繼2024年7月取消457項關稅,旨揭措施預計兩年內將累計取消約1,000項關稅,簡化約230億澳元的貿易,每年可為澳洲境內企業節省約1.57億澳元的法令遵循成本。 【詳全文】
澳洲政府正推動西澳Bunbury地區的離岸風電發展,已核發3項初步可行性許可證(preliminary feasibility licence),為當地創造能源轉型與就業契機。 【詳全文】
立陶宛考納斯自由經濟區(Free Economic Zone, FEZ)投資金額於2025年創新高,吸引投資金額接近20億歐元,其中外國直接投資接近10億歐元,預計可創造近1萬個就業機會, 另立陶宛經創部Lukas Savickas部長表示,將持續擴大推動自由經濟區成功模式並於各地區建設可靠的基礎建設,以吸引投資及生產,帶來更多工作機會及發展經濟。 【詳全文】
由於沙國礦業正在進行全面性轉型,其礦業出口已大幅成長約80%,主要出口礦產包括磷酸鹽、鐵、鋁、銅及黃金。此一成就象徵沙國「2030願景」中的礦業發展策略已見成效,目標是將沙國打造成全球礦產資源樞紐。 【詳全文】
沙烏地阿拉伯正積極推動其數位政府轉型,目標是在全球排名中躍升至前十名。這項轉型是沙國《2030願景》的核心計畫之一,旨在透過數位化實現經濟多元與政府效能提升。 【詳全文】
人工智慧驅動之法律科技刻正顛覆法律界生態,其影響之深遠,勘與電子郵件之問世相提並論。而2016 年成立之法商新創Doctrine, 正是其中關鍵先驅,憑藉其法律搜尋引擎以及自動化分析、撰寫與監測工具,已有1萬6,000 名使用者,其中70%為律師。 【詳全文】
全球銀行業氣候倡議組織「淨零銀行聯盟(Net-Zero Banking Alliance)」,因成員大規模流失,已於2025年8月27日宣布暫停運作,並提議轉型為諮詢機構,突顯出全球金融業在氣候目標、政治現實與商業利益間之艱鉅挑戰。 【詳全文】
本電子報歡迎產官學各界專業人士來稿 (內容為本電子報相關之WTO、FTA、產業發展等議題之研究, 每篇以不超過2000字為宜)
請勿一稿數投;本電子報對於來稿有刪改權; 來稿一律以電子郵件方式寄送;請自留底稿,本會不另行退稿; 十日未刊,請自行處理。
來稿時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服務單位、簡單學經歷、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 聯絡電話、銀行帳號。來稿請E-MAIL工總國際經貿電子周報編輯小組mclin@cnfi.org.tw, 經採用後將儘速與您聯絡。謝謝您的參與!
本訊息發送對象為本會所屬各公會、會員代表、訂戶,以及歷年來相關活動學員!若您不希望收到本電子報,敬請回覆取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