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IMF和WTO示警勿「停止」全球貿易,應防止去全球化負面影響
國
際貨幣基金(IMF)和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
領導人29日
警告,要防止去全球化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他們主張採取明智的行動,使供應鏈多樣化。路透報導,IMF總
裁格奧爾基耶娃在與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會
面後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全球化正面臨著二戰以來最大的挑戰。WTO秘
書長伊韋阿拉(Ngozi Okonjo-Iweala)在
同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表類似的看法;她指出,WTO估
計,如果全球經濟分化成兩個貿易集團,從長遠來看,將導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減
少5%。【詳全文】
WTO貨品貿易指
標下降顯示全球進口需求衰弱
WTO於2022年11月28日
發布貨品貿易指標(Goods Trade
Barometer)為96.2,
低於基準值100,
反映貿易需求仍舊疲乏,至2023年
貿易成長仍可能持續放緩。WTO在
今(2022)年10月
時已預測2022年
與2023年
全球商品貿易量成長分別為3.5%與1%,
原因為烏俄戰爭、高能源價格及主要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衝擊。本次貨品貿易指標下降亦與前述預測相符。【詳全文】
不滿美降通
膨法案 陸狀告WTO
中
美貿易和科技的摩擦持續延燒,中國於24~25日
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
貨物貿易理事會上,劍指美國近期推出的「通膨削減法案」,中方表示,美國歧視性的規定涉嫌違反WTO最
惠國待遇、國民待遇等基本原則,涉嫌構成WTO所
禁止的進口替代補貼,以及與貿易有關的投資限制措施,並已開始對相關行業的全球貿易和投資造成嚴重扭曲,引發各國政府和產業界高度關注。【詳全文】
|
|
|
|

|

|
|
秘魯與香港
將於明(2023)年1月展開自由貿易協定
談判
根
據秘魯外貿暨觀光部本(11)月16日
發布新聞稿,該部外貿次長Miguel Palomino de la
Gala於
本月出席在泰國舉辦之APEC雙
部長年會期間與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丘應樺會晤,雙方並於會後宣布將於明年1月
展開自由貿易協定(FTA)首
次談判。雙方咸認為洽簽雙邊FTA有
助推動區域及全球貿易暨投資自由化,以及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尤其在後疫情時代更顯重要。【詳全文】
|
|

|

|
|
財政部公告
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毛巾產品展開第3次落日調查
對
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毛巾產品繼續課徵反傾銷稅案,財政部於111年11月30日
公告進行第3次
落日調查,以維護產業公平合理貿易環境。關務署表示,我國自95年9月19日
起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毛巾產品課徵反傾銷稅,106年12月20日
公告繼續課徵,課徵期間將於111年12月20日
屆滿5年,
財政部爰於111年5月18日
公告,國內同類貨物產業代表認有繼續課徵之必要者,得於公告翌日起1個
月內提出申請。原案申請人雲林縣毛巾產業科技發展協會於111年6月16日
提出繼續課徵之申請。【詳全文】
大陸商務部
公告對原產於臺灣地區的進口聚碳酸酯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中
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以下簡稱商務部)於2022年10月8日
收到聊城魯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寧波浙鐵大風化工有限公司、四川中藍國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稱申請人)代表大陸聚碳酸酯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於臺灣地區的進口聚碳酸酯進行反傾銷調查。【詳全文】
美國國際貿
易法院駁回生產廠商就鍛鋼流體端塊反傾銷稅案商務部紀錄及認定訴訟案之再審理聲請
美
國國際貿易法院(CIT)於
本(2022)年11月8日
就其國內生產廠商Ellwood City公
司聲請重新審理CIT先
前駁回該公司請求審理商務部(DOC)之
機關紀錄並維持DOC認
定之判決一案,以該公司未能指出法院意見有重大瑕疵(significant flaw)
及所提出之證據未能改變其請求無效之可行性為由,駁回其再審聲請。【詳全文】
美國國際貿
易法院肯認商務部對自韓國進口風塔課徵反傾銷稅案之重為認定結果
有
關韓國DKSC公
司就美國對韓國公用事業規模風塔(utility scale wind towers,
以下稱風塔)課
徵反傾銷稅案認定結果提起之訴訟,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先
前於2021年12月13日
判決,未有案卷紀錄支持商務部(DOC)確
已依風塔11項
物理特性中的任一項對產品進行分組及分析,爰將案件退回DOC就
調整鋼板成本部分重為認定或補充說明,並保留對DOC選
擇替代財務資料部分之認定。【詳全文】
美國商務部
預告將於明(112)年1月啟動反傾銷稅或
平衡稅落日複查清單
美
國商務部(DOC)本(111)年12月1日
於聯邦公報預告(Advance Notification)明(112)年1月
將啟動反傾銷稅或平衡稅落日複查案件清單,以認定取消現行反傾銷稅或平衡稅,是否可能導致傾銷或補貼繼續或再次發生,涉及我國之案件如下(均
為反傾銷稅案):【詳全文】
美國商務部
公告可申請反傾銷稅或平衡稅行政複查之案件清單
美
國商務部(DOC)本(111)年12月1日
於聯邦公報公告可申請行政複查之反傾銷稅或平衡稅案件清單,利害關係人可於本年12月
底前向DOC提
出申請,涉及貴公會案件如下【詳全文】
歐盟公告對
自中國進口之叉舉車及其零件反傾銷措施啟動落日複查
查
歐盟自106年12月1日
起對自中國進口之叉舉車及其零件續課徵反傾銷稅(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No
2017/2206),
嗣因歐盟國內產業於本(111)年8月 29日
提出申請,主張該措施屆期後可能造成持續傾銷及國內產業再度受損,歐盟執委會爰於本年11月29日
在歐盟第C452號
公報公告展開落日複查【詳全文】
歐盟公告對
自中國進口之三氯異氰尿酸反傾銷措施展開落日複查
查
歐盟自106年12月6日
起對自中國進口之三氯異氰尿酸續課徵反傾銷稅(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No
2017/2230),
嗣因歐盟國內產業於本(111)年9月5日
提出申請,主張該措施屆期後可能造成持續傾銷及國內產業再度受損,歐盟執委會爰於本年12月5日
在歐盟第C462號
公報公告展開落日複查【詳全文】
澳洲反傾銷
委員會(ADC)公告對自我國進口之「熱軋鋼捲」續課徵反傾銷稅
ADC本(2022)年11月25日
公告,調查報告認定倘去除現有對我國熱軋鋼捲反傾銷措施,將可能導致傾銷持續或再次發生,並對澳洲產業造成實質損害(詳附件3第75頁),
爰公告自本年12月20日
起續課徵反傾銷稅。【詳全文】
|
|
|
|

|

|
|
中國封控政
策對全球經濟影響
自
從2019年
底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當局便採取封城管控、核酸檢測等一系列嚴格的防疫措施,試圖遏制病毒的傳播,當時各國政府包含歐洲、美國等西方國家亦採用相似的防
疫政策。然而,隨著疫苗問世後,疫情陸續受到控制,從2021年
起全球開始邁向解封,民眾的報復性消費,進而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許多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因此順勢成長。但並非所有國家均開放解封【詳全文】
Fed褐皮書:美
經濟略有成長 利率上升對展望構成壓力
美
國聯準會(Fed)11月30日
發表褐皮書報告,顯示美國經濟在截至11月
下旬的一段時間內僅略有成長,企業回報高通膨和利率上升讓他們看淡經濟展望。Fed褐
皮書表示:「自上次報告以來,經濟活動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強,從溫和平均成長速度下降。」報告指出:「利率和通膨繼續令經濟活動承壓,許多聯繫者對展望表示
更大的不確定性或更加悲觀。」【詳全文】
食物供應全
球化 釀通膨風暴
過
去幾十年來全球化降低糧食價格並增加消費者的選擇,但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和全球供應鏈中斷等因素,凸顯供應鏈引發連鎖效應的複雜性而令糧價加劇震盪。儘管
食物通膨近期有降溫,但聯合國糧食價格指數顯示,目前全球糧價仍較2020年
初新冠疫情爆發前高出25%。
即使這些問題消退,部份供應商仍會嘗試讓供應來源更接近其市場。專家預期未來糧價震盪將變得更加頻繁。【詳全文】
下個世界工
廠?亞洲這國崛起 關鍵優勢曝
在
美國主導下,全球掀起去中化浪潮,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Sadanand Dhume對
此表示,在這種背景下,印度希望從西方對中國霸權成長的擔憂中獲益,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也是西方陣營「四方安全對話」的成員,該聯盟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和
日本,這是印度與西方聯盟日益緊密的最有力象徵。根據統計,近年來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額激增,在2020-21年
間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投資規模【詳全文】
|
|
|
|

|

|
|
製造業景氣
低迷黃藍燈 台經院示警:關注大陸經商環境變化
台
經院今(30)
日發布10月
製造業景氣燈號,由於全球終端需求受通膨、升息影響續呈下滑趨勢,產業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9月
的10.80分,
增加0.17分
至10月
的10.97分,
燈號續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就細部產業來看,台經院表示,因5G、
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及年底備貨效應,帶動晶圓代工、記憶體、晶片通路等接單成長,惟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下滑【詳全文】
歐盟執委會
公告輸歐產食動物及供人食用之特定貨品補充規定
歐
盟執委會本(2022)年11月24日
在歐盟第L304號
公報公告Commission Delegated
Regulation (EU) 2022/2292,
以補充Regulation (EU)
2017/625關
於產食動物及供人食用之特定貨品輸銷歐盟之條件,例如須源自藥理活性成分、汙染物與農藥殘留物監控計畫獲准之核可輸歐第三國與核可廠場等,相關規範將自本
年12月15日
起實施。【詳全文】
加拿大公布
印太戰略報告將加強與臺灣多面向合作
加
拿大聯邦政府於11月27日
公布其印太戰略報告,指出加拿大將加強與臺灣多面向合作,包括貿易、科技、健康、民主治理與對抗假訊息,及強化雙邊在商業化科研合作,以及原住民交流。該
報告並稱中國是一個日益具有破壞性的大國,對於雙方意見不合之議題,加國將與印太地區夥伴合作挑戰中國;至於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全球健康與核擴散等議
題,加拿大將與中國合作解決問題。【詳全文】
能源危機迫
在眼前 德國開源節流補貼並進
德
國時序進入秋天,一年最寒冷的季節近在眼前。10月
中,總理蕭茲(Olaf Scholz)
一聲令下,原本預定在年底關閉的3座
核電廠將延長運轉4個
月,可見能源危機急迫的程度。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德國亟欲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採取開源、節流、補貼三路並進的策略。目前看來,只要酷寒的時
間不要太長,德國可望平安熬過今年冬天,不至於陷入能源供應短缺的窘境。首先在開源的部分【詳全文】
德國擬放寬
移民法令,增加能源轉型相關產業勞力供應
德
國聯邦政府於2022年12月1日
宣布,為填補數以萬計能源轉型相關職缺,將著手推動德國移民法改革,盼自從國外招聘技術勞工、增加勞動力供給。聯邦勞動部長Hubertus Heil表
示,德國的經濟福祉不僅取決於穩定與可負擔之能源供應來源,更與解決勞力短缺高度相關。德國眾多企業均缺乏適格勞工,是否聘任足量技術嫻熟勞工已成為企業
的生存問題,政府必須正視並協助解決。【詳全文】
法國政府12月推動各項補助措施
法
國回聲報(Les Echos)本(12)月1日
報導,年終將近,面對通膨壓力,法國政府將為清寒家庭提供數項補助,本月上路主要新制彙摘如下:1.木
材取暖補助50歐
元至200歐
元;2.能
源特別補助專案;3.家
電維修獎勵金。此外,本月其它措施尚包括:家庭津貼出納局(CAF)
發放聖誕節清寒津貼、抗旱相關限令解除等。【詳全文】
法國政府擴
大對微型及中小企業之電力補助
依
據法媒費加洛報(Le Figaro)於
上(11)月29日
報導,法國政府考量其能源補助力道不足之批評聲浪,宣布將擴大主要補貼機制的電價「緩衝機制」補助程度。法國政府因應能源飆漲兩大措施包括針對家戶及用電
量少之微型企業提供電價凍漲(限
制2023年
電價漲幅為15%),
以及為中小企業、中型企業及大型企業用電大戶設置便捷窗口。【詳全文】
比利時通過
外人投資審查規範
一、
比利時L’Echo經
濟報報導,比國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頃就外人投資審查規範達成協議,預計於明(112)年7月1日
生效,要點如下:(一) 確
定審查範圍:繼歐盟2019年
頒布外人直接投資審查架構規章(2019/452),
比利時於本(111)年6月
達成外人投資審查機制協議(草
案)後,
仍為是否排除涉及所有外人直接投資之「綠地投資」進行辯論【詳全文】
瑞典強化產
業綠色轉型之國際合作
瑞
典於第27屆
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COP27會
議上宣佈,加入以加速產業綠色轉型為目標的工業深度減碳倡議(Industrial Deep
Decarbonisation Initiative, IDDI),
能源產業部長Ebba Busch表
示,所有產業的碳排佔全球總量34%,
而鋼鐵與水泥產業則高踞其中50%以
上;目前瑞典在無化石鋼鐵正處於領先地位,加入IDDI將
可協助瑞典透過全球力量,共同加速綠色能源轉型。【詳全文】
為解決製造
業面臨高能源成本困境,澳洲下周召開全國內閣會議,討論控制天然氣價格的方式
為
履行於年底前解決高能源價格問題,產業部長Ed Husic將
於下周召開全國內閣會議,討論制定天然氣價格上限(price cap)抑
制能源價格等相關措施。2022年12月1日
澳洲金融時報(AFR)頭
版報導,南澳州政府警告,倘控制天然氣價格在每千兆焦耳(gigajoule)11~13澳
元,將會阻礙新氣田投資。短缺天然氣的新州及維州,應該自行開發氣田,南澳無義務貢獻東岸天然氣存量。【詳全文】
阿根廷與巴
西簽署電力能源交換協議
依
據媒體報導,阿根廷能源署長Flavia Royon在
阿國駐巴西大使Daniel Scioli陪
同下,與巴西礦業暨能源部長Adolfo Saschida於11月23日
簽署兩國電力交換諒解備忘錄(MOU),
更新雙方電力能源交易條件,允許兩國使用當地貨幣進行買賣,藉此阿國將可在無須使用美元外匯下進口能源,提供本地市場需求,未來亦可於冬季獲得巴西電力供
應,減少進口用於發電之液體燃料。該備忘錄係更新雙方於2019年
簽署,即將於本(2022)年
底到期之協議,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止,並可再展延4年。【詳全文】
新加坡貿工
部推出「綠色經濟監管創新倡議」,協助企業掌握綠色發展契機
一、
新加坡貿工部(MTI)
推出「綠色經濟監管創新倡議」(Green Economy Regulatory Initiative,
簡稱GERI),
該倡議為新加坡政府通力合作以加速綠色經濟創新的一項政策,其整合一系列現有的沙盒計畫,協助企業掌握綠色發展契機、開發綠色產品與服務,並為全球氣候行
動做出創新貢獻。二、前揭倡議將協助企業節省到個別不同機構諮詢或尋求協助的時間,尤其有益於需要跨機構服務的項目。目前,共有八個綠色領域可以透過GERI試
驗,包括【詳全文】
調查報告顯
示,新加坡更多投資者進場投資前會優先考慮「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及「永續發展」等因素
一、
英國財富管理公司St. James's Place
Asia(SJP)
本(2022)
年11月29日
發布報告,調查不同世代的財務管理方式,該報告顯示,新冠疫情提升了民眾對負責任投資的興趣,73%
的新加坡受訪者表示投資時會優先考慮「環境、社會與治理」(ESG)
及「永續發展」等因素,比率較去年上升9%。
二、87%
「夾心一代」(Sandwich Generation)
將「ESG」
及「永續發展」視為投資的先決條件,其中,79%
在投資前對這一領域進行了積極研究。【詳全文】
汶萊衛生部
禁止進口與銷售含有水銀及對苯二酚毒性物質之化妝品
汶
萊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頃
發布消息稱,該部所屬藥品實驗室近期進行產品化驗分析,發現4項
化妝品─Karisma Cosmetic
Sparkle Skin–Karisma Preventing Day Cream、Karisma Cosmetic Sparkle Skin–Karisma Perfect UV Sunscreen及JF Kejelitaan Inspirasiku JF Cream Herba,
前述3項
化妝品皆含有水銀;另1項JF Kejelitaan Inspirasiku JF Cream Treatment則
含有對苯二酚(hydroquinone)毒
性物質而遭該部勒令禁止進口與銷售。【詳全文】
日本農林水
產省協助農林水產品及食品擴大出口
日
本農林水產省為協助農林水產品及食品出口,制定2025年
農林水產品及食品出口目標,出口金額將增加到2兆
日圓,製訂新出口戰略,期望儘速實現此一目標。其中,牛肉、米、水果等約30項
商品被指定為重點出口商品,並選定在海外廣受歡迎且價格高的錦鯉列為優先出口項目,輔導並協助生產者出口。此外,為防止農產品品種權外流到其他國家,將成
立專責機構監測產品註冊狀態及了解是否有侵權行為,並對食品標籤進行審查,確保與國際標準一致。【詳全文】
|
|
|
|

|

|
|
如
何消除貿易障礙,進行全球佈局,向為國內廠商所關切,也是本會輔導之工作重點,對此,本會乃持續積極調查各國對我貿易障礙,作為政府透過諮商要求對手國改
善之依據,並且協助國內業者改善市場進入之通路。歡迎您隨時就貴公司出口之重點市場所面臨之任何出口障礙透過反應專區內之問卷向本會反應。 【詳全文】
|
|
|
|
經濟部國際
貿易局電子週報【詳全文】
經濟部公
告:預告修正「手推嬰幼兒車商品標示基準」【詳全文】
經濟部公
告:預告修正「玩具商品標示基準」【詳全文】
修正「特定
林產品出口同意文件核發要點」,自111年12月1日生效【詳全文】
本電子報歡迎產官學各界專業人士來稿(內容為本電子報相關之WTO、FTA、產業發展等
議題之研究,每篇以不超過2000字為宜)
請勿一稿數投;本電子報對於來稿有刪改權;來稿一律以電子郵件方式寄送;請自留底稿,本會不另行退稿;十日未刊,請自行處理。
來 稿時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服務單位、簡單學經歷、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聯絡電話、銀行帳號。來稿請E-MAIL工總國際經貿電子周報編輯小組
ywchan@cnfi.org.tw,
經採用後將儘速與您聯絡。謝謝您的參與!
|
|
本訊息發送對象為本會所屬各公會、會員代表、產業諮詢委員、訂戶,以及歷年來相關活動學員!若您不希望收到本電子報,敬請回覆取
消。謝謝~~
|
|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國際經貿組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話:(02)2703-3500‧傳真:(02)2754-2895
|